“一带一路”,铺就幸福之路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13年的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创造性地把古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文明重大发展成果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最强音相互融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重大意义,开启了国际合作的崭新篇章。
十年不辍耕耘,十年繁花似锦。十年的丰富实践和伟大成就充分表明,“一带一路”是造福全人类、推动大发展的幸福之路,是促进远亲近邻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康庄大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一带一路”不仅造福中国,也让沿线国家受益,越来越多的民众借助“一带一路”脱离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事实证明,“一带一路”的10年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10年。因为“一带一路”,雅万高铁改变了印尼没有高铁的历史,中老铁路成功让老挝由“陆锁国”变为了“陆联国”,中巴经济走廊仅一期项目就为巴基斯坦创造了近4万个工作岗位,中白、中泰、中印尼、中柬、中埃及等多个工业园区更是成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合作机构为双、多边互联互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投融资支持。在沿线各国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已基本形成,一大批互惠互利项目纷纷落地,成果不可谓不丰硕。
事实证明,“一带一路”的10年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10年。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和一些国家动不动就挥舞贸易制裁大棒,以邻为壑,攫取他国的发展利益不同,“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无论是采取的举措还是取得的成果,都彰显出中国特有的一种胸襟、一种气魄、一种格局。也正因为此,尽管有艰难、有险阻、有杂音、有干扰,但“一带一路”总能突破浮云,“吹尽狂沙始到金”。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球超过3/4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已经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今年10月,我们还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次论坛不仅是齐聚各国嘉宾,纪念10周年的重大活动,同时也是在个别国家以“去风险”之名行脱钩断链之实,给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造成威胁的大背景下,给各方提供一个共建共享、深化合作的平台,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注入的一针强心剂。在“一带一路”这个纽带下,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同心圆”越绘越美好。
走过10年的“一带一路”已经从“大写意”进入到“工笔画”的新阶段。下一个10年,“一带一路”一定能够走得更稳、更实,幸福之路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孙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