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促进汉文化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

2023-09-1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09-1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小学生参加研学活动。市外办供图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闫琦 见习记者 马思为 刘泓雨)为弘扬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9月16日,由市外办、团市委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汉文化景区协办的蒲公英计划——乡村公益外语课堂“大手牵小手”两汉文化专题研学活动举办。

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和来自铜山区伊庄镇帮促村的50名小学生来到汉文化景区,参观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体验投壶、射箭、盔甲等汉代作战防御兵器和体育运动,学习关于两汉文化英文词汇,并聆听汉学礼仪讲座,开展了一次独特的“穿越历史”之旅。

在汉兵马俑馆和汉画像石长廊,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一幅幅汉画像石在光影交织中“讲述”楚汉故事。

“翻开英语手卡,一起学习兵马俑的英文单词。”结合汉文化景区讲解员的介绍,志愿者带着学生们学习有关两汉文化的英文单词。“全新的教学模式增进了孩子们对徐州历史文化的了解,也加深了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学生志愿者汪畅说。

一箭一壶,一人投掷。“传统游戏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铜山区伊庄镇实验小学教师王梦霞说。

“俯身约6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为天揖礼……”在汉学大讲堂,学生们身穿汉服向老师行“天揖礼”,老师回“土揖礼”,一来一往,牵连起浓浓的师生情谊。

“蒲公英计划”是市外办、团市委联合在徐高校倾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助学品牌,是我市在乡村振兴重点帮促地区实施的一项补短板促振兴公益项目。今年,市外办、团市委和中国矿业大学以铜山区伊庄镇路山村、牌坊村、卢套村3个帮促村为试点,选拔50名英语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对帮促村部分4-6年级学生开展每月至少2-3次“一对一”线上英语教学。此次活动是汉文化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

市外办外服中心主任张洋表示,孩子们与文物“面对面”,丰富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增强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接下来,市外办将继续扎实做好“一对一”线上英语教学,为乡村孩子英语学习提供更多创新方式,帮助他们获得优质的英语教育资源,培养青少年拥有国际视野,更好地推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