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身到心到求深求实——四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本报评论员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及省、市委实施方案,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深入开展“三进三解”大调研,进乡村社区、进厂矿企业、进学校院所,解群众之盼、解改革之难、解发展之需,真正做到身到心到、求深求实,努力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徐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行再对照、再检视、再推进的过程。
调查研究要进一步优化选题。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中心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开发园区转型、营商环境建设等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紧盯就业创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调研选题进行优化完善。选题要精准务实、切中要害,既防止过于宽泛、不着边际,也要防止过细过碎、避重就轻,切实提高调研选题的科学性、针对性。要突出抓好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认真选定1个正面和1个反面案例,通过复盘剖析,解剖麻雀、举一反三,把问题研究得更深更透、对策提得更准更实。
调查研究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努力回应基层“八忧八盼”,坚决做到“八坚持八防止”,切实杜绝调查研究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要严格落实“三级把关”制度,加强调研时间、人员、地点的统筹安排,规范入企调研,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坚决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更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轻车简从、厉行节约,绝不能增加基层负担。
调查研究要始终抓好成果转化。努力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上狠下功夫,坚决避免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决不能搞“调”而不“研”、“研”而不“用”、“用”而无“效”的调研。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科学评估调研成效,推动创新做法规范化、零星探索系统化、成功经验制度化,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