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繁花 海关漾新风
本报记者 王春莹
走进徐州海关报关大厅,海关关员热情地为前来办事的外贸企业人员快速办理通关手续。荣誉墙上,“全国巾帼文明岗”、江苏省文明单位、徐州市“青年文明号”等各类精神文明建设荣誉牌匾嵌满整面墙壁……
近年来,徐州海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创建文明强关、服务徐州发展”为目标,根植“人民海关为人民”核心理念,推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推动淮海经济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抓学习 夯实基础再深化
徐州海关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示范作用,建立并固化党委、党支部“第一议题”制度,举办思想理论学用讲坛,组织领导干部上讲台,常态化组织集体学习研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徐关讲堂、青年学堂、创新论坛、科室讲坛“学习+”实践矩阵……徐州海关举办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引领党员干部强固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品质,构建徐州海关“大党建”和科室支部“微管理”格局。
强作风 真抓实干勇担当
以党建引领树新风,聚焦软实力建设,组织广大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学习,铸牢理想信念之魂,以“追寻淮海战役致胜密码”为主线,着力培育“前线”“后盾”等党建示范品牌,努力锻造一支“走在前、做示范”的果敢担当、锐意进取的党员先锋队伍。
以窗口优化强作风,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把扎实开展窗口作风提升行动作为强化窗口“闭环服务”响应能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服务对象办事体验的有力有效手段,广泛开展“窗口服务之星”评选,牢固树立“可敬、可亲、可靠”的海关形象。
以社会监督扬清风,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动向,聘任企业群众代表为特邀监督员,邀请服务对象开展党风政风评议,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真正做到以监督促廉洁、以监督提效能。
优服务 推动发展齐奋进
聚焦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国家赋予徐州的政策优势,徐州海关突出“四个一”行动推动徐州各平台(板块)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培育“一高地”,助力综保区走出了“一年申报获批、一年建成运营、三年进出口总值破200亿”的“徐州速度”;支持“一集群”,助推徐工集团成为RCEP全国首批经核准出口商,为其跨境电商、原产地签证、AEO认证等方面量身定制服务举措;打通“一条线”,发挥中欧班列在双向开放中的作用,实行“5+2”预约通关、铁路快速通关等保障机制;链接“一张网”,助推徐州市呈现“陆空铁水邮快跨特”八大平台效能集聚、规模发展新格局。
亮品牌 便民惠企暖人心
着力打造“诉求直达最快、纾困效率最高、政策措施最实、服务对接最准、真情助企最暖”的“五最”服务品牌,与5个乡村开展文明共建或挂钩帮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2.5万元,援建蔬菜大棚、硬化乡村道路、帮扶困难学生。强农、富农、惠农,赋能乡村振兴“走出国门”。
徐州海关创立“乐务·Love”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国门安全四进”志愿服务行动,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爱心帮扶活动60余场次,足迹遍布我市30多个社区、乡村、企业、校园,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在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一线,总能看到徐州海关国门卫士奋战的身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总能看到徐州海关并肩助力的身影;在扶困助难的爱心活动上,总能看到徐州海关志愿者用心用情的身影。一朵文明之花,在徐州海关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