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贾汪 > 正文

扎根基层的你 奋斗路上最亮的星

2023-09-0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09-0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张雷 通讯员 边游游 毕祥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日,记者走近贾汪区江庄镇乡村振兴一线工作者,记录他们在乡村振兴路上接续奋斗的奉献故事。

会蒸馒头的村民小组长

隆隆,隆隆……9月1日早上4时30分,贾汪区江庄镇独山村馒头房的机器运转开来,伴随着机器轰鸣声而来的是一排排面团,早已等候在旁的江庄镇独山村村民小组长王轩,将面团依次放入蒸箱。半小时后,一箱热气腾腾的馒头新鲜出炉,随后被送往独山村的各个超市等进行销售。

初见王轩,皮肤黝黑,笑脸灿烂。握起手来,他遍布老茧的手掌,粗糙而充满力量。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在该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通过盘活村内闲置办公用地,打造了“独山村馒头房”,每天生产馒头供应市场。“目前馒头房一天生产100多斤馒头,能给村集体增加点收入。”王轩笑着说,“馒头房营业了,面粉厂也即将建成,村里不仅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好,有‘面子’,更是有了村里自己的产业,也有‘里子’了。”

王轩,今年50岁,中共党员,从军12年。退役后开过11年的出租车,也收过废铁。在王轩身上,有讲不完的为民办实事的故事。

王轩每天早上起得都很早,送完馒头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早上9时,王轩又投入到网格化工作中,第一时间登录社会治理网格软件进行签到,查看当日网格任务清单,结合清单情况规划整理自己的巡查走访路线。

王轩骑着电动车在网格内巡查,检查超市的食品质量,查看饭店液化气使用是否规范,再到村里的废品收购站点排查安全隐患。“巡查路面时,发现道路上有滚落的石头,给村民行人带来安全隐患,要及时上前清理。”“路口的一根电线被大车拉断了,赶紧处理固定,及时上报电力部门抢修。”……王轩的工作笔记,字句简短,却处处彰显着在“精微网格”服务的背后,是责任,更是使命。

10时30分,王轩开始在网格内进行入户走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登记、第一时间解决。同时,积极收集网格内的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

胡立来是江庄镇独山村10组村民,是一位84岁的五保老人。王轩在走访时,除了询问老人生活、安居、饮食等方面的问题,还会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老人说:“王轩隔三差五地来看我,前几天,电灯坏了王轩给及时更换,看到屋檐上有几块瓦要脱落,王轩赶紧搬来梯子给修好,俺们的这个村民小组长真好。”

记录好上午的工作情况,下午2时,王轩又带着记录本前往村民李大爷家中。李大爷与邻居因地界不清发生了争执。“都是邻居,有什么不能好好说?”王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远亲不如近邻,双方各退一步。”最终,吵得面红耳赤的双方心平气和地进行了交谈,握手言和。

每当夜幕降临,王轩便开始在村内开展巡逻工作,同时向村民宣传防范养老诈骗、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并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收集、上报、处理,及时掌握辖区情况,发挥网格员“吹哨”作用,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做到隐患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群众生活中的“贴心人”

“既然入村了,就要把自己当成村里人,就要好好干。”江庄镇高村全科联络员周笑笑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是这么说的,平时她也是这么干的。

周笑笑毕业于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来到高村从事劳动保障协理员工作。2021年,贾汪区推行“全科联络员”工作模式,周笑笑成为了高村的一名全科联络员。

作为全科联络员,周笑笑把村民的事情放在心上,时常入户走访上门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其争取更多惠民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在被问及这样繁琐的工作累不累时,周笑笑说:“比起累,他们给我的反馈更让我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做好这项工作。”

在周笑笑的帮扶对象中,有位精神障碍患者,在“点亮微心愿”活动中表示想要一支口红,周笑笑了解情况后,自掏腰包买了一支送去。同时,周笑笑还特别关注困难村民孙某,天冷了,送棉衣;天热了,送风扇;药没了,帮去买药。时间久了,孙某只要有需要,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周笑笑。每当周笑笑到她家时,孙某总是拉着周笑笑的手说:“有你们真好。”“一句朴实的话既是对我们的理解和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期待。”周笑笑说。

高村独山寺自然村是周笑笑的联系村,在该村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中,盘活闲置老校舍,将其改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成立“一老一小”服务站,设立老年“幸福驿站”、未成年人“周末学堂”活动室,同时,成立了流动洗衣服务队,为全村老、小、残、特群体免费洗衣,凡此种种,周笑笑都踊跃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针对未成年人开设的“周末学堂”,上课时间一般都在周末和晚上,周笑笑从来没有因为占用工作外时间而抱怨:“牺牲我的一点时间,可以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充实,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千韧之树成于根,根深才会叶茂。6年来,在乡村一线工作的磨合,周笑笑把“根”扎在村情民意、田间地头、乡里乡间,从熟练业务开始,一点一滴了解民情,一针一线适应农村生活,一丝一毫融入村“两委”班子,把人生地不熟变为熟门熟路,把无所适从变为择善而从。

“从‘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大学生,语言不通、沟通困难,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逐步学会了和老百姓沟通,学会适应艰苦、紧张而又有节奏的工作,把最初的灰心丧气、缩手缩脚变为现在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江庄镇高村党支部书记王朋对周笑笑这样评价。

“全科联络员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劳动保障、网格化三项工作,也就是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思想的‘宣传员’、社会事业的‘服务员’、基层治理的‘网格员’,努力成长为基层善治的‘微力量’。”周笑笑对自己的工作有着独到的理解。

在江庄镇,像王轩这样的村民小组长共有92名,像周笑笑这样的全科联络员共有13名,他们默默耕耘在江庄镇乡村振兴一线,村民申请低保,不懂需要什么证件,他们耐心告知;办理社保,不明白流程,他们来找门路;领取补贴,他们帮忙取回来;家里有矛盾的,他们去尽力调解;有缺生活必需品的,他们顺路带过来;不了解政策的,他们耐下心来一遍一遍地讲解……

“乡村振兴一线工作者以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干就干好、干就干成,是知晓政策的明白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牵线人,成为群众遇到难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自己人’,用个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江庄镇党委书记王广东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弘扬务实作风,全面覆盖、见面见底、细致分类,掌握走访重点,精准走访、精准解决问题,提供精准服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构建“走访—记录—处理—反馈—达效”全闭环工作机制,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