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醉南北客 一品皆“心怡”
|
本报记者 王海春 陈小凡
夏日炎炎,来到“蜜桃小镇”——新沂市时集镇,放眼望去,成片的桃树郁郁葱葱,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桃香。在徐伟家庭农场水蜜桃保鲜冷库门口,一箱箱金黄圆润的水蜜桃正在被搬运装车,冷库内,几名工作人员身穿棉服,有条不紊地为水蜜桃“披上新装”。
农场负责人徐伟告诉记者,他们农场共有330亩土地,全部栽种桃树,共有黄金蜜一号、突围、沙红、白凤、锦绣黄桃、中桃五号等9个品种。“去年11月,在三级财政的扶持下,我们农场建设了500平方米的水蜜桃保鲜库,冷库温度维持在2-8℃,不仅能保鲜,还做到了提质,水蜜桃入库后,遇冷排酸,品质有明显提高,更受消费者青睐,因此价格更高、销路更好。”
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水蜜桃产业,时集镇按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流通、融合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扶持,突出科技支撑,水蜜桃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占比已达9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打造了一个“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效集聚、产业链条完整、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联农带农紧密、辐射影响有力”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了新沂水蜜桃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实现了新沂果区产业兴旺、农民富裕,助推新沂市乡村振兴加速推进。
“时集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自然优势,造就了时集水蜜桃既具备北方桃的脆爽清甜,又兼有南方桃的丰润多汁,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水蜜桃作为时集的主导特色农产品之一,经过20多年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全镇拥有水蜜桃专业合作社36家,水蜜桃专业种植户1200多家,水蜜桃年总产值7亿元。”时集镇党委书记张怀友介绍。
时集镇先后与江苏省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油桃、蟠桃、硬桃、软桃等国内外黄肉桃、白肉桃、红肉桃等名优新花色品种30多个,早中晚熟期的品种搭配,拉长了售果期,最早从4月中旬上市,可以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时集水蜜桃已经荣获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诸多认证和荣誉。
时集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桃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实功夫、苦功夫、硬功夫,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桃产业集群。如今,水蜜桃产业已成为“强富美高”新新沂发展道路上一张鲜艳、亮丽的名片。
截至今年,时集镇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中国·新沂桃花节”、品桃会活动,8年间,时集的水蜜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升,“时集蜜桃小镇”入选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名录,小青山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新沂水蜜桃星创天地”称号,“中国第一硬溶质水蜜桃”品牌进一步打响,荣获“南有无锡阳山,北有新沂时集”的美誉……
桃醉南北客,一品皆“心怡”。“近年来,我们专注于水蜜桃名优新品种的试种和推广,为了加快时集桃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接下来,时集将持续打造‘时集水蜜桃’区域品牌,着力推动水蜜桃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将桃产业与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相结合,形成桃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招引桃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桃汁、桃胶、果酱、果酒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产业层次和农民收入双提升。”张怀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