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居安思“绿”,让“美丽江苏”建设 结出更多硕果

2023-08-30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孟祥
2023-08-30  中国徐州网

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已然落幕,但余热不减。其中,本次论坛形成并发布“扬州倡议”,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围绕建设清洁美丽的运河城市扬州倡议”着重强调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生态,持续改善运河生态环境质量。

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在本次论坛的致辞中,透露出江苏的“美丽宏图”之一:将努力把大运河江苏段建成城河共生、人河相亲的美丽家园,打造成江苏地理版图上的“美丽中轴”。纵观今日之江苏,江豚重现长江江苏段,桃花水母再现太湖,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手可及……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江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将生态文明建设自觉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当中,从而结出的累累硕果。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江苏在GDP突飞猛进的同时,仍不忘居安思“绿”。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不仅是8000多万江苏人民的美好期许,更指向加快转换新旧发展动能、铺就江苏新篇章的重要命题。为此,江苏在顶层设计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划,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包括专题部署美丽江苏建设及随后更加有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与举措的推出等等。2022年,江苏又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发展共识。

建设美丽江苏,不是单一的环境治理,更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对环境进行再造。为此,江苏积极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提高效能减少污染。例如,在钢铁产业中,江苏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推广高炉煤气发电等技术,以减少二氧化碳和颗粒物的排放。产业升级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治污能力,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此外,江苏还大力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江苏能够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还能保持环境持续向好,得益于其富有远见的政策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环境再造。相关部门在环保上的严格执法和对企业治污能力的推动,更让广大市场主体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创造更多GDP、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助力江苏生态环境建设的质变

 改革不止,重任在肩,江苏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省,在广泛链接上下游资源和需求,形成业务融通、数据共享的一站式平台,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等方面,仍有广阔可探索空间。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美丽江苏”方能取得更大、更多的成果。(张瑞)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