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加快“下沉”激发 乡村振兴“源泉活水”
近日,江苏省统计局公布江苏前7月的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全省经济运行延续稳步恢复态势。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新能源汽车消费同比增长72.9%;1—7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的比重达23.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8.4个百分点。
近年来,受政府激励政策、公共充电网络改善、技术成熟成本下降、车型更加丰富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呈井喷发展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5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30年,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160辆,总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未来,农村新能源汽车将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增量,新能源汽车下乡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汽车下乡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一些“堵点”问题仍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但广大农村地区仍存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安装共享难、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堵点”,加快建设适度超前的充电基础设施已成为“粮草”问题,对优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引导广大农村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巨大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要加快布局农村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实现适宜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不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体验,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硬件保障。
新能源汽车下乡还需政策引导、营销先行。用精准的政策扶持撬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大支点”。要从政策层面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县乡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普及率,因地制宜提高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公交、道路客运、出租汽车、执法、环卫、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支持力度。要提供多元的购买支持政策,进一步探索新能源汽车消费券和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本地农村商业银行对汽车消费信贷的支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构建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效果。
新能源汽车加快“下沉”进一步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释放了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满足了广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为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广大农村地区也应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拥抱新能源车的新“蓝海”市场。(何欣毅)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