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绿色”之笔描绘生态中国壮美画卷
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一幅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加生意盎然的美丽中国画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展开。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法治护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目前,生态环保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三十多部;“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宪法;民法典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并设专章规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立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逐步建立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四梁八柱”。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祖国大地,万里神州,绿色越来越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23.04%;森林蓄积量净增38.39亿立方米,达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75亿吨,达92亿吨。中华大地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既注重末端治理,又强调源头预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2%,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一个大而美,富而强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国家而努力奋斗,为子孙留下蓝天碧水绿地,向世界展现生态中国壮美画卷。(于宗华)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