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重点整治渣土运输八大违法行为

2023-08-1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08-1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陆铭

为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建筑垃圾运输监管力度,杜绝违法违规建筑垃圾运输行为,8月11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开展建筑垃圾运输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渣土运输八大违法行为。

整治八大违法行为

据了解,此次整治将通过采取部门联合、协同行动的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建筑垃圾运输行为,切实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管控,为全市空气质量改善赢得主动、夯实基础。整治范围包括主城区(鼓楼、云龙、泉山区,下同)范围内的建筑垃圾车辆运输行为,铜山区、贾汪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同步开展整治。

整治内容包括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无运输资质及未经核准备案的“黑”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不符合我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理标准的运输车辆。其中主城区按照“七项统一”(统一车牌号段,统一车辆密闭,统一安装定位系统,统一设置放大字号,统一加装车顶灯,统一加装监督铭牌,统一办理电子通行证)标准落实,各区结合辖区管理实际具体落实;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车容不洁、车轮车身带泥上路及行驶过程中抛洒滴漏、偷倒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运输期间未按规定密闭运输行为;运输期间不按规定时间、线路行驶行为;建筑垃圾处置工地违规使用未经核准备案的“黑”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运输期间超载、超速、闯红灯等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其他违反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要求的行为。

布控6个重点区域

当天的集中整治行动于晚9点开始,行动采取“定点布控+机动巡查”的方式实施,执法人员结合前期排查出的车辆运输频繁路段和举报投诉多发点位,在主城区划分6个重点区域,组织6个组重点布控迎宾路、三环北路、三环南路、大彭路、煤港路、汉源大道,根据途经该路段的渣土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在线情况,按规定时间、路线运输情况实施检查。同时,组织若干机动巡查组,对重点工地出入口保洁情况、离场车辆冲洗情况和重点道路运输洒漏污染情况实施检查,发现违规情况及时叫停运输并依法进行查处。在8月11日夜间的行动中,共检查工地出入口20余个,检查车辆50余台次,查处违规运输车辆2台。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整治行动包括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阶段。在集中整治阶段,主城区夜间运输集中整治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并公布处理结果;在日常运输整治行动中,各片区监管大队和主城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可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联合辖区街道,结合辖区工地和道路巡查,开展日常运输整治,重点强化出土工地运输整治。9月1日后转入长效管理阶段,相关部门将按照分工,对照整治要求,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巩固整治成效,杜绝反弹。对整治期间暴露出的难点问题,采取针对性举措,集中力量逐一解决。

凝聚行政执法监管合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建筑垃圾运输集中整治行动中,执法部门将科学布控点位选择,确定一批违规行为多发的重点时间、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有的放矢组织布控。布控期间,会结合运输线路审批和运输车辆GPS实时集聚等情况,适时调整布控点位,优化执法资源配置。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和各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建立24小时全天候执法巡查工作机制,对执法巡查中发现的建筑垃圾运输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全面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集中整治行动是落实我市空气质量“双月攻坚”行动的重要举措,为保证整治效果,将建立区域联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职能优势,深化市、区两级城管联动以及“城管+公安”执法协作工作机制,开展建筑垃圾车夜间运输集中整治联勤、联动、联合执法,切实凝聚行政执法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