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试点成果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徐州
|
本报讯(记者 魏宁)8月11日,市委书记宋乐伟专题调研“无废城市”建设情况。他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园,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徐州。副市长孙文华、龚维芳参加活动。
铜山区大彭镇农业资源化利用中心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为沼气发酵主要原料,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宋乐伟详细了解资源化利用流程、收集运营体系、项目运营成本等情况,要求持续提升技术工艺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在“无废城市”文化展示馆、循环经济产业博览馆,宋乐伟仔细了解我市“无废城市”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情况。他指出,“无废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减污降碳、产业发展,一头连着城市功能、百姓福祉。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断巩固拓展试点成果,加快招引一批具有引领性、发展前景广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绘就美丽中国徐州新画卷。
徐州市建设工程扬尘(噪声)治理智慧监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建设工地扬尘噪声进行全流程监管。宋乐伟察看平台运行情况,要求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扩大平台覆盖面,部门联动提升建设工程监管水平。来到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综合材料处置中心,宋乐伟仔细询问处置能力、工艺流程、减污降碳等情况。他指出,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以高水平资源循环利用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特色亮点,进一步擦亮徐州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建筑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一期工程已完成设备调试,宋乐伟实地了解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强调要坚持市场化思维,全力推动项目高效运营,以一流技术工艺切实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宋乐伟在听取市相关部门的汇报后指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认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高站位大格局谋划推进,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等重大部署的内在要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有机融合,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宋乐伟指出,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锚定更高目标,按照《徐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要持续完善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提高“双碳”意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快专业化人才和项目储备,在畅通堵点、理顺机制、强化协同、制度集成、增强内生动力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要聚焦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全环节、全流程,一着不让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无废城市”建设重要支撑载体。
宋乐伟强调,“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任务艰巨繁重。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统筹推进,找准短板弱项,落实落细重点事项。强化协同配合,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强化实践探索,着力巩固拓展试点成果,以创新思维系统思维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行稳致远。强化综合保障,健全“无废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广泛汇聚工作合力,为加快美丽徐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