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从“家”出发,扣好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加强廉洁家风建设,把握好蕴含其中的时代课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纵观历史,回顾无数伟人的家庭,家风都各有千秋,堪称经典:周恩来为家人立下十条家规,“清正”二字贯穿周家人一生;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名垂青史,一个“忠”字成了岳氏家风;焦裕禄两袖清风带领群众治穷,将门虎子焦跃进带领群众致富,“为人民服务”的家训铸就了焦家相似的人生轨迹。代代相传的家风不仅培养了优秀的后代,更是令社会风清气正,可谓廉是家风的出发点,民是家风的落脚点。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廉洁教育就是从自身出发、言传身教,逐步浸润社会。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新时代,自己做到正直廉洁,为配偶、子女树立清正廉洁的标杆,便是对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家里,让奉公守纪“悄悄话”、廉洁自律“枕边风”盛行,让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让廉洁教育典范和故事深入内心,让清廉家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可以说,言传身教,是家风建设之“本”。
探究伟人们的廉洁的家风家训,都可以看到底线思维概念的培养。底线思维,就是立足客观事实,设定最低目标,或从最坏处准备,并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思维方法。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地坚持底线思维。当下,家庭廉洁教育要用“大概率思维”处理“小概率事件”的做法——根本防范,防微杜渐排查隐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此将廉洁教育贯彻到底。由此可见,底线思维,是家风建设之“钙”。
文以化人,廉以养德。廉洁的家风是一个路标,是一盏明灯,指引着华夏儿女走稳走好每一步。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提高,每一个家庭的文明水准的提高,才能铸就社会德治水平的提升,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寇子文)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