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压舱石” 守好“粮袋子”
本报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陈磊
一年一度的夏季粮食收购季节,在新盛集团徐州新盛粮食有限公司大庙粮库,一辆辆送粮车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售粮前的报港、检验、称重等流程。
秩序井然的售粮车辆、娴熟的操作人员、高大的储粮仓库……仅仅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部分“老、破、小”储粮仓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高大平房仓,车辆电子报港、自动扦样、自动称重、电子开票、网银实时结算等信息化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收粮方式。“以前大门外就开始排长队,现在收粮效率提高了,再也不用排队等候了。”看着现代化的设施,送粮农户们高兴地说。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徐州市区国有粮食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州新盛粮食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顺利完成了“两分离四分开”的国企改革任务。公司党总支班子聚焦公司功能定位和保障粮食安全重要职责,坚决扛稳扛牢保障全市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努力做实涉粮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持续增强主业竞争力,助力新盛集团大农粮工程高质量发展。
新盛粮食有限公司将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把管牢守住管好政府储备粮作为战略发展的“头等大事”。按照巡视巡察整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要求,公司聚焦储备粮管理的主责主业,努力推动“产购储加销”产业链经营,将所属6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部进行了公司制改制,原全民所有制的基层乡镇粮油管理所,现已全部改制为徐州新盛粮食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现代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得到了完善。将原徐州国家粮食储备库下淀库区、大庙库区、潘塘库区纳入徐州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作为储备粮专库,着力将徐州新盛粮食有限公司打造成为主业优势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管理规范高效的国有粮食企业,为政府储备粮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设计完成仓库改造扩建3.93万吨,改造维修仓房达10万吨,建造消防安全设施……为实现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新盛粮食有限公司建设智慧粮库信息化系统,打造“一企多点”的信息化粮食云管理平台,目前已实现与省、市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平台的数据互通共享,切实做到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穿透式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人、财、物和粮食购、销、存情况的在线监控,通过智能卡入库登记、封闭检验、过磅检斤无人值守、自动定等定价、自动计算扣量、出入仓确认等出入库业务的自动化,使售粮流程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大幅提高了收购及销售效率,确保农民售粮方便快捷,售粮款安全及时兑付,受到广大售粮农户的好评。
作为政府储备粮的实际保管执行主体,新盛粮食有限公司始终站在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战略高度,不断强化廉政体系和廉洁文化建设,坚决筑牢廉洁储粮安全防线。围绕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各环节开展廉洁风险防范排查,建立形成了靠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和“人防、技防、制防”协调统一的格局,构筑起坚实的廉洁防线。围绕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和集团党委工作部署,明确9个方面22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体措施,压实监督责任,为公司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制定出台了26项涉粮业务专项管理制度,真正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良好氛围。推动廉洁文化与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将廉洁要求转化为制度规范,做实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为提升主责主业核心竞争力、擦亮储备粮管理“金字招牌”提供了廉洁制度保障。
徐州新盛粮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在全市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市构建区域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建立国有粮食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运行管理水平现代化徐州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