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
东风浩荡,大潮奔涌。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昂首阔步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在生机勃发、万物竞荣的彭城大地上,一次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开启了新的出发。
7月30日,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全会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为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描绘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制定了更加具体的“任务书”,必将激励全市上下围绕“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和“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
核心凝聚力量,旗帜引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江苏考察、两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不断赋予江苏光荣使命、高远目标和重大责任,一系列重要指示前后贯通、层层递进,为江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叠加交织的战略机遇,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全省之大计,对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进行再审视、再对照、再细化,坚决扛起“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在发展新棋局上铿锵落子。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等情况,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从头抓紧、重点重抓,经济运行保持了加快恢复、稳中有进的态势,城乡融合、区域协同的发展局面加快形成,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离不开省委的重视关心、大力支持以及全市上下的勠力同心、辛勤付出。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我市拥有产业基础扎实、交通区位优越、市场腹地广阔、开放空间巨大等显著优势,在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蓝图上,是唯一以城市进行功能定位的独立板块,被省委赋予拓展江苏发展纵深的功能、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的重任。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加速恢复、产业转型升级、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各项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年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召开,对推动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着眼全年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细化分解全会明确的目标任务,持续发力进取,以更强的担当、更高的追求,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把握重点,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方向,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从咬定全年目标不动摇到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到推进乡村振兴,从深化改革开放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全会聚焦全市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作出周密细致的部署安排。这些工作既是市委推动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徐州的具体化、实践化,也是我们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关键着力点。我们要切实将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举措落细落实,锚定目标精准发力,一体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将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推进,扎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融合,推动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提升。要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干事创业作为第一追求,把狠抓落实作为头等大事,锻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今天的徐州,生机勃发、动能迸发、人民奋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在全省“走在前、做示范”中展现徐州新担当、作出徐州新贡献、书写徐州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