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青春之笔书写家国情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香港培侨中学学生回信,信中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并指出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做忠诚坚贞、担当坚守、意志坚定的栋梁之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的坚贞,书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忠诚。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常思国之兴衰、民之疾苦、家之冷暖,是历史赋予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新时代青年身上应尽的忠诚。青年忠于党、忠于信仰,才能使人生不偏向、不走样,才能助力“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接续远航。忠诚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它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心甘情愿,它是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赤子情怀。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重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主人翁姿态建设好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立志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用“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坚守,勾勒“愿为飞絮衣天下”的担当。人民是最大的政治,干事是最好的担当。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战士,到“白衣为甲,大义逆行”的抗疫英雄,从“核弹功勋”林俊德到“扶贫之花”黄文秀……事实表明,青年从来都不是时代的过客、看客,而是担负使命、造福于民的先行者、实干家。作为青年人,生逢其时更须不负其时,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干事创业,最根本的是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唯有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个人事业追求全过程,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永葆“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和韧劲,方能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青春业绩。
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定,刻画“野菜充饥志越坚”的意志。千难万难,知难不难;千苦万苦,吃苦不苦。克难题、敢吃苦是当代青年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和最宝贵的优秀品格,只有与风雨同行,与困难做伴,与艰险共舞,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才能书写新历史、创造新伟业;只有不怕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敢接几个“烫手的山芋”,以苦为乐、苦中成长,才能在吃苦中练就硬脊梁、锤炼真本事。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越有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越要勇挑重担、咬紧牙关、砥砺前行。广大青年要以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坚韧的毅力豁出来、顶上去,更要主动到最苦的地方经风雨、受磨砺、扛摔打,在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堪当大任、成就大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前进道路上,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砥砺担当、不懈奋斗,广大青年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壮丽青春篇章!(胡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