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民意路” 架起党群“连心桥”
本报记者 王海春 通讯员 张杰
近年来,新沂市瓦窑镇人大按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理念,坚持以“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回应民声、凝聚民心”为落脚点,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架通党群干群“连心桥”,激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如何有效破解面临的各种难题,答好为民、惠民答卷?
瓦窑镇开通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民声”定“民生”,不断完善镇村人大代表联系点、村民议事厅等议事平台,所有民生实事的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等工作全程公开透明,所有关乎民生的事情,村民都可以在“家”“站”“点”协商,或通过政务平台、热线电话、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直接与人大代表对话,积极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上,少了消极的“唠叨话”,多了建言献策的“好声音”,让票决项目接地气、代表履职有底气、项目落实更硬气。今年以来,人大票决10个民生实事项目按照序时进度完成,没有出现“马拉松”和“半拉子”现象,每个项目都被群众称为“贴心”“暖心”工程。
积极回应民意,促进人大依法履职,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特色富民产业发展赋能助力,这是瓦窑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体会。
瓦窑镇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民主协商机制,充分发挥协商议事平台作用,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展民主协商,开设创业能人论谈,为特色富民产业发展赋能助力,强力打造“彩砖小镇”。目前,瓦窑“彩砖小镇”已经形成东西长约10公里、占地400余亩的现代化彩砖产业园区,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仅双庙村从事生产、销售、运输行业的村民就达5000余人,年销售收入4亿多元。
瓦窑镇以建设“美丽瓦窑”为抓手,广集民智,激活动能建设美丽家园。紧紧围绕“净、绿、美、管”四大主题,维护好村美人和、乡风文明、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过程中,由于少数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认为环境治理是镇村的事、管理是干部的事,存在“上热下冷”问题,杂物乱放、污水乱倒、垃圾乱扔等现象屡禁不止;有些村庄整治措施简单、管理方法老旧滞后,对损坏的公共设施,不能够及时维修补充,对树木、花卉、绿篱和草坪等修剪、管护不及时。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通过建立“人大代表之家”、“民意通温馨驿站”和“人大代表联系点”等平台,开展协调、服务、联络、联谊活动,让民主联通民心、民声点击民生、民意链接民智,先后打造出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新沂市级特色田园村庄、5个省级绿美村庄、22个美丽宜居村庄等百姓称道的民生、民心工程项目,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