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防晒经济』趁热『出圈』

2023-07-2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07-2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刘淑婷 实习生 秦越蕾 黄子腾

头戴遮阳帽、鼻上架墨镜、脸上挂着防晒口罩、身上穿着防晒服、手上还套着防晒手套……走在街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全副武装”。今夏,“包裹式”防晒趁热“出圈”。

随着消费市场的回暖、互联网的推动,防晒消费呈现多元化、场景化和精细化,各个年龄段愿意为差异化产品线买单,催生防晒行业的创新,进而带动“防晒经济”不断升级。

防晒意识与气温齐升 市面产品“多元化”

走进以屈臣氏为代表的美妆护肤店,形形色色的防晒喷雾、防晒霜被摆在了门口显眼的位置,不仅如此,店内防晒产品甚至占据3—4个货架,防晒霜的品牌更是多达20多种,店内还有用于晒后修复的护肤产品;在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多家美妆品牌都将防晒产品置于最显眼的位置……在我市美护业态中,护肤类防晒产品的丰富程度可见一斑。

今夏,随着防晒市场的“火爆”,防晒产品的种类进一步多元化。除了通过涂抹方式保护皮肤的“软防晒”产品销量猛增,以防晒装备为代表的“硬防晒”产品也趁热“崛起”。如优衣库推出了针对城市白领的防晒衬衫、防晒连衣裙、防晒休闲裤等单品,品牌还售卖防晒套袖、防晒帽、防晒伞等防晒产品;迪卡侬设有防晒用品专区,在这里防晒用品同样一应俱全;蕉下一款披肩防晒衣在淘宝上月售达“10万+”;除了常规上衣款,还有商家推出长至脚踝的超长防晒衣……走在街头上,也可以看出相较于前两年,夏季户外戴防晒帽、打遮阳伞的人明显增多。

大范围的气温升高推动了防晒行业的快速发展。今年5月底以来,我国多地区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据相关监测机构数据,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气温达到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打破气象纪录;“一度经济学”这一气象经济学专业术语成为日常词汇,即气温或降水量仅仅1℃或1mm的小幅变化,都会导致商品销量发生很大改变,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人们的防晒意识也与气温齐升,“防晒式护肤”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据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数据,2021年商场防晒霜销量7300个,2022年销量7600个,今年开年至今销量已突破7800个。

纵观当下防晒市场,从普通的防晒产品选购,到“全民防晒”的浪潮似乎只差一步。“多元化”的防晒产品,正试图在人们的衣柜、购物车、梳妆台上独占一席之地。

消费市场回暖加速度 功能使用“场景化”

“这款产品防晒指数有50,足以应对大家的户外活动,像登山、骑行、钓鱼等活动,都可以用它,防水功能可以让大家在玩的同时免受紫外线带来的伤害。”7月17日深夜,“未来直播基地”的直播间内热闹非凡,“市场回暖,旅游和户外活动增多,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能使用的场合,除了防晒,有的衣服还能防风、防雨、防蚊虫,买家以功能来匹配不同的使用场景。”主播王思奇说道。

今年以来,各地消费市场呈现回暖加速度,旅游和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也促使国内防晒市场越来越“火热”。在丰富场景的带动下衍生出更多产品诉求,防晒产品的使用正逐渐趋于“场景化”。

“登山是一种装备,去海边是另一种装备,还有像飞盘这种户外运动,又是一种装备。”运动达人朱婷婷也喜欢旅行,对于不同的场景她有着不同的防晒要求,如日常出门是普通防晒霜,海边需要高倍防晒,登山的话就要防晒帽、防晒服、墨镜等装备“全副武装”。

如今,和朱婷婷一样根据场景使用防晒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使得品牌不断深耕垂直类细分场景,比如深耕户外运动的品牌探路者,其防晒服饰不仅具有防晒的功效,还具有防水等特性;迪卡侬旗下品牌Quechua,其防晒服主要定位于徒步、越野跑等运动;优衣库、太平鸟、丝所silkinc等品牌推出的防晒服饰,更能够满足时尚女性对防晒品的时尚性需求。

在“走出去”的需求下,线上社交平台的引流也为防晒行业的红火提供了无限可能,并加速“场景化”的功能落地。在小红书上用“防晒”为关键字搜索,共有“15万+”篇防晒相关测评笔记,各大博主所推送的防晒产品共有“576万+”件。

“今年我买了防晒霜、防晒帽、防晒衣,还有便携式遮阳伞。”大三学生张怡婷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多重防晒措施,“都是从社交平台上了解到的,我才知道防晒原来有那么多学问,不同的场景要搭配不同的产品。”张怡婷说,今年她遵循了网络上的标准“全副武装”式防晒,“虽然出门前这样做比较麻烦,但能最大限度保护皮肤。”张同学告诉记者,为了做好防晒工作,这个夏天她共花了近2000元。

行业细分成为新趋势 赛道呈现“精细化”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防晒行业市场规模102亿元,2022年中国防晒行业市场规模183亿元,预测2029年中国防晒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89亿元。

从产品多元化种类和场景化使用上可以看出,在强有力的防晒市场需求推动下,品牌也在不断丰富产品线,加速市场布局,“精细化”已然成为防晒行业的又一关键词。如蕉下,以防晒黑科技“小黑伞”起家,陆续推出防晒服、防晒袖套、防晒面罩等产品,甚至进一步将防晒用品细化至户外靴、防晒披肩、防晒半裙等。

近年来,消费市场以跨越式飞速发展,包括业态在内不再唯以往的标准化、模式化是瞻,逐渐走向多元、多样、特色、个性,细分成为品牌乃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据悉,蕉下将于8月12日以首店身份“落户”彭城苏宁广场,由此可知,随着购买防晒用品成为主流消费行为,与行业细化一同发展的是,品牌正在深耕下沉市场,这意味着品牌对于市场的拓展方向同样指向“精细化”。

“消费升级驱动行业发展,消费的日常化与高端化推动了行业创新及市场规模增长。”在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司增绰看来,为了寻找消费市场新增量,不只是防晒行业,诸如茶饮行业等多种业态都在细化产品种类,加速品牌市场布局及下沉。“多元化的产品及丰富的场景应用营销为行业带来发展红利,如今行业细分成为新趋势,各赛道呈现‘精细化’发展。未来,个性化服务、技术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等因素将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