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茬豆丹一茬菌 开辟增收新途径
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程诚 李晓东
眼下正是豆丹的成熟期,也是豆丹的热销期。在铜山区刘集镇李庄村骏展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基地负责人李东东正带领村民们在大豆地里小心翼翼地把攀爬在大豆枝叶上的一个个胖乎乎的豆丹采收下来,轻轻地放入桶中,桶满后,再放入筐中过秤,装车销售。
提到豆丹养殖,李东东介绍:“豆子长大后,我们把豆丹卵包挂上去,卵放在包里,挂在豆叶上,孵化以后豆丹就爬上来吃豆叶了。大概3天就能看到小青虫,25天左右丰收。”而豆丹采收一般在晚上,天黑后用设备一照,其身上泛着光亮,这样豆丹和植物就格外分明了,采收起来更方便。
“你看,现在这个只有7克多,上一茬我们捉的有9、10克的,个头越大越喜人。”据了解,骏展谷物种植家庭农场豆丹养殖面积达13亩,从种下黄豆到收获豆丹,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每年养殖两茬。种庄稼是见苗三分收,养豆丹也是同样道理,只要有了苗,就不愁豆丹长不大。
谈到养殖效益,李东东表示:“收益还是蛮不错的,一般一个大棚一季能出200多斤豆丹,今年清明节前后最贵的时候卖到80元一斤,就是现在还卖到30多元一斤。目前,我们这个家庭农场推行豆丹养殖‘二加一’。两茬豆丹采收结束以后,再种一茬羊肚菌,这样的轮作,能让收入更上一层楼。”
“土地流转给基地,有租金拿。在豆丹养殖基地上班,不仅能就近照顾一家老小,还能再获得一笔报酬贴补家用,而且到这里干活骑电动自行车几分钟就能到。从大豆的种植、除草、管理,到放置虫卵、采收豆丹,家里不忙时我都来这里干活,每天还有100元收入。”李庄村村民赵彦华说道。
“去年,我试种了3亩地,收益不错。今年,我又新流转了10亩地。现在,豆丹的市场价平均在每斤30元以上,按亩均产180斤计算,一亩豆田养的豆丹,收入可以轻松超过5000元。小小的青虫成了俺增收致富的‘法宝’。”展望未来,李东东信心满满。
近年来,刘集镇积极鼓励与支持农民开展多元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目前,全镇豆丹养殖面积有百余亩,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