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睢宁 > 正文

培养乡土人才 带动群众致富

2023-07-2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07-2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王凯在蔬菜大棚里进行田间管理。 本报记者 李臻 摄

本报记者 李臻

7月17日早晨,在睢宁县古邳镇苗集社区王宅组,记者见到了正在蔬菜大棚里进行田间管理的王凯。“西红柿刚卖完,现在棚里种的是西芹和黄瓜的幼苗,等到8、9月份就能收了。”王凯一边忙碌一边告诉记者。

2022年5月之前,80后的王凯在县城和周边地区靠开货车谋生。“去年生意不好,实在干不下去了。”对于没有其他技术只会开车的王凯来说,另谋出路成了难题。

王凯的家乡苗集社区有着20多年的大棚种植传统,王凯家也一直种有7个大棚的蔬菜。农忙时,王凯经常回家帮忙,因此对大棚种植有些了解。这让王凯动了返乡种田的念头。

于是,王凯找到社区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想要返乡开展大棚种植的意愿。“近年来,镇里高度重视乡土人才的培养,对于愿意返乡种田或者创业的年轻人,我们是十分支持的。”苗集社区党总支书记许亮宗表示。随后,社区开始联系土地流转,同时帮王凯申请助农贷款30余万元。不到1个月,60余亩连片的、平整好的土地就交接到了王凯手中。

“刚开始,‘鸡蛋不敢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我打算都尝试一下。”王凯先种了13个大棚的蔬菜,其余50多亩土地进行小麦、水稻、大豆等基础农作物轮作。镇、村农技人员定期来到田间地头,围绕田间管理、施肥技术、防虫治病等内容帮他答疑解惑。王凯每天的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今年5月底,睢宁县北部区域的局部强降雨导致部分农户的小麦及设施大棚作物受损,王凯的大棚也不例外。

“我种了7个大棚的西红柿,从4月份开始售卖,当时正是销售旺季,突然下这一场大雨,导致近半数的棚都被水淹报废。幸好我听从镇里农技部门的建议买了农业保险,雨后,县、镇两级相关部门以及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来帮我解决问题,非常感谢。”王凯说道。

截至目前,王凯返乡种田已满一年。他算了一笔账,一年种地的收入大概在50万元左右,“蔬菜大棚一季的收入赶上我以前开货车一年的收入了!”王凯表示,返乡种田这一年多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地虽然辛苦,但收获时却很幸福。而且,他还带动了周边100余人增收。

“种地还是要稳扎稳打,我打算多学习技术,今年年底前扩2个棚种西瓜,之后根据情况再逐步扩大大棚种植规模。”谈起未来的打算,王凯充满了希望。

“接下来,我们会着力培养更多乡土人才,同时对辖区农户进行直播卖货培训,打造苗集社区自己的蔬菜瓜果品牌。我们也考虑升级大棚设施,采用全机械化大棚种植,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许亮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