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打造新场景 拉动新消费

2023-07-2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燕原斌
2023-07-2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彭城风华》演出前的场内互动。
彭城壹号成为备受市民青睐的时尚文化休闲街。
徐州方特的云霄飞车。
本报记者 孙博宇 摄

本报记者 张瑾

在刚开业的徐州方特乐园遇见徐州非遗、看《大风歌》表演,在火遍全城的伏羊节浓厚氛围里大快朵颐,沿老城区南北历史文化轴沉浸式感受古城徐州的深沉与时尚……

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提升沉浸式文化体验,在徐州,越来越多的文化新场景新业态,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在城市发展中持续赋能。

据市文广旅局提供数据,2023年上半年,徐州总计接待游客量4780.75人次,同比增长43.88%,其中省外游客占比80.56%,省内跨市游客总量占比19.44%。

做强文化街区

在城市更新中用好历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最大责任担当,不断探索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径,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中心主任洪慧颖表示。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是徐州老城区城市更新项目贯通南北的重要节点。此季的户部山月光市集上,流动的人群与璀璨的灯火,在城市中心形成一条鲜明耀眼的光带。洪慧颖介绍,街区将进一步丰富旅游动线、提升景观氛围、完善交通流线,多渠道、多业态做好户部山古建筑群活化利用。

串联文化经济价值,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徐州工业遗产和商业街区成功转型文化空间,既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也有效助力了城市更新。

市中心商圈黄金地段的彭城壹号时尚文化休闲街,与传统的文庙建筑群和现代的苏宁广场比邻,时尚男女穿行其间。

“深度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结合地方特色文化,提升文旅街区品质。”上海圣博华康文化创意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彭城壹号时尚文化休闲街董事长刘学君介绍,彭城壹号集聚区日均人流量1.5万人次,夜间营业商户占到70%以上,集聚区顺应消费者消费升级需求,年均举办活动达上百场。

深入认识中华文明历史与新时代新使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城市更新中的古老徐州,汉风正劲,国潮很潮。

做优文旅项目

打造淮海经济区旅游目的地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体量规模大、区域辐射大,具有全局性、引导性、公共性、基础性、示范性,对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具有强劲带动作用。

7月18日正式运营的徐州方特乐园,与徐州园博园、徐州乐园、徐州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一起,形成徐州“五园”聚合的文旅新格局。徐州通过近年一系列重大文旅项目的建设和提档升级,吸引了淮海经济区游客的纷至沓来。

以大文化、大旅游、大事业、大产业、大市场为发展理念,徐州“五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大“游”可为。

作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动物主题文旅项目,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以生态修复为基础,以生灵和谐为理念,进入暑假后,园区里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

清凉怡人的徐州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在炎炎夏日受到游客喜爱。十大主题区汇集千余种、数万只珍稀海洋生物,一站式满足游客休闲度假、海洋科普、亲子游乐的需求。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旅游客源分布地域,徐州市确立了‘一圈一竖一横两发散’营销战略,一圈就是淮海经济区,一竖就是京沪高铁沿线,一横就是陇海铁路沿线,两发散就是徐州航班通达城市和国外友好城市。徐州重大文旅产业项目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应。”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有助于促进产业集聚、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激活消费,带动就业。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郑军介绍,动物园开园之后,直接吸纳各岗位工作人员600余人,间接吸纳就业人员2000余人。

做美非遗产业

用中国式浪漫讲好徐州故事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文化资源丰富且特色独具,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越来越多的徐州非遗产业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走入寻常百姓家,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江苏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深受徐州人喜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徐州汉乐乐团在江苏省柳琴剧院成立,柳琴戏剧演出之外,伴奏演员们在回龙窝“国潮汉风”体验馆里穿上华丽汉服,用排箫、胡笳、鼓、笙等传统乐器演奏起古典汉乐,既通过汉乐、汉服增加创收,又传播了徐州的汉文化。

江苏省柳琴剧院院长韩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省柳琴剧院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理应坚定信念,肩负使命。剧院一直在探寻利用柳琴戏艺术讲好徐州故事,创新推出的‘淮海老腔’说伏羊和文旅大戏《窑湾往事》,都已在文旅市场上发挥出传统戏曲的力量。”

7月10日晚,老东门今雨天地街区里灯光璀璨,高朋满座。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伏羊食俗”为文化背景,第二十届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在此拉开帷幕。打响彭祖伏羊节品牌,拉动淮海新消费热潮,一碗伏羊汤,满城尽飘香。

以一口羊肉出圈,全城美食齐亮相。据美团大数据监测,今年彭祖伏羊节开幕以来,外地游客消费占比24%。7月3日至9日,七百岁羊汤馆等重点监测的9家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16.89万元,同比增长51.43%。

做大做强伏羊节等重大文旅活动,结合现代人群喜爱的风格和国潮元素,徐州众多非遗项目香包、剪纸等文创产品,也通过创意创新切实有效地拉动消费,不断激发着城市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