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发展“水产业” 壮大“牛经济”

2023-07-1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3-07-1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邵允品查看黄牛养殖情况。通讯员 赵鹏 摄

本报记者 李臻 通讯员 赵鹏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村部。”这是睢宁县李集镇徐厂村党总支书记邵允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徐厂村位于苏皖交界的潼河入口处,地势低洼,河道纵横。邵允品于2011年到徐厂村任职。他立足村情充分调研,放眼长远发展产业,2013年开始发展“水产业”,带领村民想方设法“靠水吃水”,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径。

“我们去年试养的30多亩螃蟹,在南方市场旺季时每公斤能卖到160元,平均每亩水塘纯利润超3000元。今年120多亩养殖塘里的螃蟹长势良好,目前已接到市场订单共30多吨。”养殖户张宁说。

在邵允品的带领下,村民徐大宝的稻田虾,孔如意的孔雀和七彩山鸡已成为徐厂村亮丽的名片;胡军的奶油草莓每亩纯收入可达2万元;徐壮壮的休闲山庄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为一体,成为两省三县周末旅游的最佳去处……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环境也美起来了。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干了12年党总支书记的邵允品深谙这个道理。李集镇有着悠久的黄牛养殖加工传统,但大多是一家几头的散养,没有形成规模。

2020年4月,邵允品从内蒙古一次购进60头幼牛,建起了集体所有的徐厂村黄牛养殖场。他凡事亲力亲为,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牛书记”。

“‘牛书记’养的牛膘肥肉厚、产肉率高,每年我都来徐厂村收牛。”常年在睢宁县各村及周边收购黄牛的浙江省嘉兴市久达食品有限公司经纪人牛北斗说。

去年,仅靠养殖黄牛,徐厂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增加了50余万元,李集镇的农业公司也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了“大李集”商标,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建起了规模化养牛场,准备将李集镇的“牛经济”做大做强。

多年来,邵允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多次带着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看先进、学典型、找差距,开阔眼界视野、提升工作能力,邀请先进典型、致富能人党员干部传经送宝,广泛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以优良的作风带动向善的民风,营造淳朴文明的村风。邵允品也由此于2019年获评首批江苏省“千名领先”村书记。

邵允品于2016年、2022年、2023年3次被授予徐州市“五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今年,我们村的发展重点在种植经济作物上,计划种植红薯200亩、菠菜300亩、洋葱150亩,肉牛养殖100头,水产养殖12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50万元以上,这些收入将用于户户通道路铺设、架路灯、新增游园建设等,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邵允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