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创新销售模式 一天卖梨万余斤

2023-07-1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3-07-1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张强在分装套袋。通讯员 王兆廷 摄

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剪柄、套袋、分拣、装车……位于铜山区房村镇房村村的徐州宫品果品专业合作社车间内,弥漫着清甜果香,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合作社负责人张强在车间里来回奔走,虽然有8台大功率电风扇吹着,但他仍是满头大汗,“这两天太忙了,每天都要销售万余斤‘苏翠1号’梨。”话音未落,他拿起一瓶矿泉水,一扬脖子水就没了。

“价格怎么样?”

“每斤3元左右,供不应求。”他擦了把脸上的汗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怎么销售这么火?”

“上市早、质量好、销路广。”被问及这个“甜蜜”的问题,张强打开了话匣子,“‘苏翠1号’是江苏农科院培育的最新品种,也是上市最早的梨品种,6月28日起采摘,采摘期20天左右,因果肉洁白,口感细腻,水分充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糖酸等营养成分而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产出更好品质的梨,合作社规定每亩地施有机肥的量不能低于2000斤,同时减少化肥、复合肥的使用;采取果园生草技术,保证果园里不用一滴除草剂;使用诱虫灯、粘虫板、迷向丝等生物防治工具,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

在种植模式上,合作社由原来的一亩地33棵疏散分层型改良为现在的一亩地110棵主干型,节约了土地,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益,同时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在今年7月8日举行的江苏省第五届优质早熟梨品鉴活动中,该合作社选送的“苏翠1号”梨荣获金奖。

合作社还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水果电商,围绕产业特色,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使主要销售方式由原来的地头批发变成了现在的网上销售,通过微店、京东、淘宝、直播带货等多种渠道,大大提高了销售量,形成“线上推广、线下铺市”的格局,打造合作社的品牌效应,促进了群众增收。

“从现在起到年底,是我们合作社多个梨品种销售的‘黄金期’。‘苏翠1号’采摘结束后,黄冠、秋月等梨品种就该上市了。咱的梨不仅销售到全国各地,到国外也是常有的事。下一步,扩大外销是重点。”展望未来,张强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