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支教研学夏令营开营
|
本报记者 许春明
2016年至今,徐报集团已开展5届“我们去支教”公益探访行动,在徐州和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备受本地和支教点的关注和好评。同时也鼓舞着、感动着更多的徐州人加入其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夏暑期,由徐报集团启动第二季支教研学夏令营,城市里的家长、孩子们将走进原生态苗寨,走近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感受他们的生活点滴。
组织营员参观报史馆
7月16日下午,“我们去支教”研学夏令营在徐报传媒大厦举办了开营仪式。参加本季夏令营的营员近20人,其中既有各年龄段的中小学生,也有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开营仪式前,队员和家长们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徐州报业传媒集团的“报史馆”,并在讲解员带领下,了解了徐州日报75年发展的光辉历程。随后,夏令营的领队老师宣读了本季夏令营的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并分发了队服、营帽、背包等活动物资。7月21日,这趟远赴山区的全年龄段亲子夏令营即将出发,他们已开始准备支教课程,并对此次黔东南之行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改变计划慕名而来
据了解,报名参加本季夏令营多半孩子的家长,都是通过参加了上一季活动的家庭介绍,出于对活动的了解和信任,慕名而来。家长刘兵告诉记者,2019年时就听亲戚岳增梅介绍过支教夏令营,那一年岳增梅母子俩原本计划一路北上自由行前往东北游玩,结果在报纸上看到贵州支教夏令营的消息后,就改变了原有的出游计划。刘兵说:“去哪里玩都一样,但山区支教夏令营却很有意义;以前没有带孩子去过山区少数民族居住地,所以很好奇、很向往。”于是,看到活动报名通知后,刘兵就带着刚刚小学毕业的儿子刘懿霆一起报了名。
不同体验丰富假期
往年暑假,陈阳和女儿张歆娅都会外出旅游。得知徐报支教研学夏令营活动再度启动后,母女俩经过商讨,决定今年度过一段不同寻常的暑假生活,报名参加支教夏令营。
“报名参加支教夏令营后,我和女儿都非常期待。她调整了暑假作业计划,尽快完成。”陈阳说,女儿张歆娅今年10岁半,秋天开学就五年级了,孩子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物质丰富、吃穿不愁,但从来没有去过这么远的地方,希望通过这样一次特殊的夏令营,能深入体验山区孩子们的生活,感受不一样的假期生活,丰富旅行经历。
独自前往锻炼自我
因为父母工作忙都没有时间陪同,来自徐州市人才家园小学的曹力博、撷秀中学的张宝兮、树德中学的王若繁等不少同学都是独自参加支教夏令营,其中一些孩子将第一次离开父母生活一段时间。
除了支教活动,不少同学都希望能够领略一下苗寨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民俗。通过支教夏令营活动,曹力博还希望可以在当地结识朋友,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持续帮助一些山区的学生。说起即将开启的支教夏令营生活,队员们都很积极,正如在开营仪式上领队老师所讲的那样,“在前往贵州的10天里,我们将一起共同度过一段与往年不一样的暑期时光,或许这些美好记忆将成为一段大家彼此终身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