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开放档案1971件
本报记者 张瑾
6月6日,值“6·9”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徐州市档案馆在徐报传媒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以来徐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情况,同时面向社会征集红色档案资料和区域历史文化档案资料。
新近公布档案1000件
截至目前,徐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285463卷、214608件,起止年限为1794年至2006年(部分机构改革撤并等单位档案进馆年限至2022年),门类涉及文书、科技、实物、专门(包括会计、诉讼、学籍、清房、涉外婚姻、公证、名人、工商、毛纺、破产企业)档案等。较为珍贵的档案资料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字、题词(含复印件),国内著名书画家作品原件以及民国时期徐州地方报刊等。
2022年以来,徐州市档案馆根据《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在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对馆藏1971件档案进行了开放。其中,市档案馆通过官方网站公布民国档案971件,主要是在1935年至1949年期间形成的文书档案,内容涉及政府文书、组织人事、政法、军事、文教、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今年,市档案馆对馆藏1957年至1983年形成的档案进行了开放审查,向社会公布1000件档案。这部分档案涉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徐州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基本建设等方面内容,是研究徐州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
档案开放,是指国家档案馆按照法定权限将形成时间达到一定年限、无需限制利用的馆藏档案经过法定程序向社会提供利用的活动。对于开放档案,使用单位和个人可持合法证明,在市档案馆查阅利用。对于未开放档案,须持有关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开具的注明查阅者身份、查阅目的和查阅内容的介绍信等进行查阅。
查阅方式:1.市档案馆服务窗口现场查档;2.电话查档,服务电话为0516—83710869;3.网站查阅档案目录,查档利用服务网址为http://www.xzdag.com/。
征集红色档案和历史档案资料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极富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为做好红色档案和历史档案征集工作,徐州市档案馆即日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相关档案资料。
此次征集的档案资料以徐州地区为主,但不仅限于徐州地区,档案馆会向经鉴定符合进馆档案的捐赠者颁发收藏荣誉证书。市档案馆副馆长王沛表示,欢迎有捐赠意愿的社会各界联系档案馆,为推动徐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档案支撑。
红色档案资料的征集内容包括:记载家国历史、传承民族精神、见证社会发展、折射人民生活变迁的“红色家书”,包括(但不限于)各个历史时期取得国家级荣誉的优秀共产党员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的书信体文献,辅以手稿、著作、日记、工作笔记、便笺、题词、入党申请书等手迹,图片、音视频资料等。征集资料将优先选用于“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全省巡展活动。
区域历史文化档案资料的征集内容包括:反映区域历史文化如汉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河故道文化等相关文化档案资料,包括地图、图书、报纸、照片、音频、视频等类型。
此次征集要求捐赠单位、团体、个人保证所捐赠档案资料内容的客观、真实;照片为未经软件修改处理、压缩的原始记录;音视频画面、音质清晰,主题突出。包括实物在内的捐赠档案,要附简要文字,说明档案形成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所有者等信息。
征集方式一是接受捐赠,二是复制原件。有捐赠意愿者,可先通过电话联系档案馆工作人员,再确定具体捐赠方式。联系电话:0516-83710897;联系人:黄金辉、李烁;电子邮箱:491493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