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变『示范』 把产改工作落到实处
李强
■编者按
国检集团徐州公司是云龙区产改第一批试点单位。推进产改工作以来,公司出台人企高匹配的产改“四项”,从强化政治引领、畅通交流渠道、搭建技能平台、改善工人待遇四个方面予以突破,把“试点”变成“示范”,将“先行”变为“先成”,让产业工人有地位受尊重得实惠,把产改工作落到实处。本期《徐州产改进行时》邀请国检集团徐州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强分享产改经验。
实施产改以来,国检集团徐州公司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要求,通过系列举措,深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锻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特色名片”。
强化思想引领 夯实企业产改之路
以产改描绘企业“变革之路”。国检集团徐州公司领导班子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产改全面融入企业发展之中,破困局、开新局,走出了一条由专项检验检测型企业向大型综合性检验检测企业转型的“变革之路”。公司现包含20余个专项、综合性检验检测实验室,涉及十余个专业工种。
以产改构建企业“发展之路”。坚持把产改作为“重大推进项目”,成立由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的产改工作领导小组,压实“第一责任”。每年召开产改推进专题研讨会,形成《产改工作方案》,构建起党政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产业工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以产改引领工人“思想之路”。以党建阵地、职工之家为依托,打造学教阵地,组织开展“书记讲党课”“大家学党史”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号召引领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辛勤奉献。
畅通交流渠道 提升职工主人翁意识
建立沟通协商保障。推动产业工人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涉及产业工人的重大问题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提高一线优秀产业工人入党比例及在职代会中的占比。设立公示栏、意见箱,保证产业工人有效参与企业管理。
开拓建言献策渠道。鼓励产业工人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技术工人专项座谈会和调研会,专项统计问题诉求,及时跟踪处理结果,发挥主人翁意识共谋企业发展目标。
打通交流“最后一公里”。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带着问题和一线职工“面对面”畅谈,直面症结,直插根源,及时高效处理问题,使职工有话可说、有事能办。
搭建技能平台 赋能职工成长成才
助力产业工人未来可期。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机制,为产业工人打造了技术、营销、行政等多条路径清晰、前景光明的成长道路。开展新型“师带徒”培训活动,结成师徒关系20余对。职工王梓冰本科毕业后进入公司成为一名普通技术工人,通过努力顺利考取在职研究生,并于2022年晋升为工程师,加入攻坚小组,成为国检集团产改工作中“打破一线身份壁垒、赋能产业工人成才”的典型代表。
推进产业工人技术创新。依托实验室,邀请技术专家、大学教授创新开展实战教学培训。为攻克“卡脖子”难题成立攻坚小组,经过反复实验成功发明徐州唯一能满足专业要求的检验装置,并成功申请专利,荣获“2022年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实现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高度重视职工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现有专利数11件,成功申报并获批政府专项补助资金172万元,打造徐州市级企业工程技术和市级建材绿色检测工程两大研究中心。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院校结成科创—产教融合联盟。
改善工人待遇 营造企业留才软环境
创新职称奖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制度,为员工申请技能鉴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强化一线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同等评价、同等待遇”。实施产改以来,企业获评初、中、高级技术职称产业工人达99人,完成产业工人学历提升30余人。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每逢会员职工生日、传统节日,给予职工蛋糕卡和节日礼品。每年组织职工体检,投保50万元员工补充意外伤害险。常态化开展困难慰问、病育探望等。
健全集体协商机制。通过集体协商推行协议工资、能级工资,切实提升产业工人收入,推动将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专利与薪酬激励挂钩。企业荣获徐州市“2022年度集体协商质效三星级企业(行业)”。
改革永远在路上。国检集团徐州公司将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深入推进“产改”,为助推徐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