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为中心城市建设汇聚金融动力

2023-05-2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张一一
2023-05-2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概念规划。
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
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奠基仪式。
招商银行金融中心支行。

本报记者 陈羿帆

“往后来点,对,就是这里!”与大龙湖仅有一路之隔的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金融服务中心”)建筑工地上,一位建筑工人正指挥着运输车卸下刚刚运送过来的一批内部装修材料。他的背后,是一排排已经建成交付的大楼。未来,工、农、中、建、交等银行的徐州分行将齐聚于此。而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

2017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随即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全省“1+3”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专门出台了支持徐州中心城市建设的扶持意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徐州市委、市政府立足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凝心聚力打造金融服务中心。

6年过去了,在各方努力下,计划总投资110亿元,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的金融服务中心从一张“规划图”到如今高楼林立,一个个重要项目陆续开工,一家家金融机构相继入驻,一个城市的新地标正由梦想变为现实。

高端资源集聚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昆仑大道,一头连接着热闹的老城区,一头连接着繁华的新城片区。初夏时节,驾车行驶在大龙湖畔的昆仑大道上,道路北侧林立的高楼映入眼帘。用不了几年时间,这里即将成为徐州的“陆家嘴”——工商银行徐州分行、农业银行徐州分行、中国银行徐州分行、建设银行徐州分行、交通银行徐州分行等各大金融机构均将把“徐州总部”搬迁至此,并将形成徐州最具规模的金融产业集群,为徐州的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立足徐州,进而辐射淮海、面向全国。

对于“金融集聚区”和“金融服务中心”两个概念,很多人可能容易混淆。其实规划中介绍得很清晰:金融集聚区项目位于徐州新城片区,昆仑大道以北,故黄河以东,元和路以西,太行路以南。2022年8月,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发通知进一步明确金融服务中心分区名称:金融服务中心位于新城片区昆仑大道与汉风号交会处西北隅新建的商务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着力构建金融体系健全、产业资本集聚、金融创新活跃、金融生态优化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也就是说,金融服务中心包含在金融集聚区范围内。

对于徐州市产城发展集团规划技术部部长葛赢来说,6年前,以规划局高级规划师身份参与规划徐州金融集聚区概念规划方案仿佛就在昨日。正是以此为起点,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步伐正式迈开。

2018年9月,金融服务中心项目首期地块招商局淮海金融大厦开工建设,其余地块响应市政府“名家规划,大师设计”的要求陆续进行规划设计。

“我们将充分发挥综合平台优势,主动把握徐州产城融合、产融结合、产网结合的城市发展机遇,不断深化与徐州多领域的合作发展,更好助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在2018年9月29日召开的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大会上,时任招商局集团总经理的付刚峰曾表示。

仅仅过了11个月的时间,2019年8月27日,我市又举办了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首批入驻金融机构建设启动暨合作签约活动。会上,工、农、中、建、交、人保等8家央企金融机构分别与徐州淮海金融招商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

为推进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加速集聚各类金融资源,我市还将目光转向国际大都市上海,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在上海举办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上海招商推介会,向在沪的金融机构宣传推介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

6年前,规划中提到,将打造淮海经济区内金融体系最健全、业态最多样、创新最活跃、功能最完备、品质最高端的金融集聚区,在国内外金融中心建设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淮海经济区发展中具有引领带动力、在徐州经济跨越发展中具有牵引力的金融商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商务办公、高端住宅、酒店管理、地下金库、商业及滨河步行街等一系列综合服务功能,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企业总部的聚集区。

6年过去了,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金融服务中心资源快速集聚。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金融服务中心招商花园城、淮海金融大厦、滨河商业街已建成运营,淮海金融服务中心总部集群已集中交付。百余家全国有影响的金融类企业和总部型企业签约入驻,初步构建产金聚合、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激发服务新动能 释放营商新潜力

今年“五一”小长假,徐州招商花园城各商家铆足劲,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开启购物新体验,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作为金融服务中心内建造的首个购物中心,坐落于淮海金融大厦1-6层的徐州招商花园城现已拥有超过200家店铺,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而位于淮海金融大厦7层以上,19家金融及总部企业在此聚集。

“您好,这里是国任财险在线客户服务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亲切流利的普通话从淮海金融大厦15层传向全国各地,为国任财险与客户搭建起一条沟通的桥梁。

作为入驻金融服务中心的首家直接隶属于总部的金融后台,2022年12月,国任财险将全国性的服务后台“在线客户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落户至金融服务中心。截至目前,依托956030全国服务热线,已开展了24小时报案咨询、消保投诉、客户关怀、线上转化等业务。

据国任财险在线客户服务中心(徐州)总经理纪毅介绍,总公司之所以把金融后台迁至徐州,首先是看中徐州的历史底蕴丰厚、交通便利,同时拥有众多优秀人才,可以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其次,金融服务中心作为淮海经济区的重要支点,有着良好的招商环境和完善的配套措施,可以更好助力公司高质量价值发展。此外,云龙区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也进一步增强了公司落地金融中心的信心。

金融服务中心淮海金融大厦共22层,总面积为3.2万平方米,自2021年开放招商以来,大厦入驻企业21家,其中,银行分行及支行共2家,保险公司全国呼叫中心1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1家,供应链金融企业1家,融资租赁企业1家,基金路演中心1个,金融招商企业1家,律师事务所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区域)总部型企业11家。金融及金融配套服务机构占48%。2022年,相关企业实现税收达3.7亿元,2023年一季度,实现税收8575万元。

这些企业能来到金融服务中心,多源于同一个原因——看中徐州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在各家企业入驻前,金融服务中心在职场租赁、人员招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企业实现顺利落户。企业入驻后,安排专员进行回访,收集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

健全保障体系 打造区域金融高地

5月10日晚上8点多钟,位于金融服务中心淮海金融大厦一楼的招商银行金融中心支行内依旧灯火通明。身为零售业务负责人的高杨还在支行带领团队忙碌着,可能是为了一些新的指标推进也可能是为了摸排重要客户。作为首家进入金融服务中心的支行级营业网点,去年11月招商银行金融中心支行成立,标志着招商银行全力打造招行在徐州的首家3.0plus网点。

“作为招商银行在苏北地区开设的首家3.0plus网点,我们深知上级行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一定努力成为徐州金融阵线的排头兵和生力军。”高杨介绍,自开业以来,他们支行已有零售信贷转介投放、到访客户维护等多项指标位列分行前列。

如果说招商银行金融中心支行的开业,是为了扩大服务半径,将贴心的服务、真诚的关怀送到更多客户身边的话。那么不久后,招商银行徐州分行整体搬迁至金融服务中心,则是该分行紧跟徐州城市发展规划,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服务优质客户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

“我们将牢牢把握招商银行总行加快长三角分行、推动二级分行发展的历史机遇,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招行发展模式,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借助产品优势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为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添砖加瓦。”招商银行徐州分行行长高峰表示。

金融服务中心,自然而然少不了银行机构的加入。

早在2017年7月,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就从九州大厦整体迁址至金融集聚区绿地商务城办公。截至目前,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660亿元。而在不久前,他们刚刚迎来了15周年行庆。

2018年,江苏银行徐州分行也从原来的彭城路迁址至金融集聚区昆仑大道上。截至2022年末,该行存贷款规模居同业前列,纳税总额保持银行机构首位,对公存贷款余额蝉联全市第一。

加上未来几年,工、农、中、建、交、兴业、南京等商业银行也将陆续搬迁至此,这里将成为在国内金融中心建设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淮海经济区发展中具有引领带动力,在徐州经济跨越发展中具有牵引力的区域金融高地,成为“淮海新中心、城市新地标”。

到金融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新的问题随之出现:未来,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如何得到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云龙区于5月4日专门成立了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司法服务机构,下设云龙区人民法院金融巡回法庭、云龙区人民检察院金融检察工作站、云龙区金融纠纷调处中心。“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的有力支撑。金融服务中心司法服务机构的成立,将为金融领域加强政企交流、深化诉源治理、强化风险预警搭建重要平台,对维护全区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服务中心司法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立专班解难题 协同推进促提升

今年4月27日,来到省城南京的金融集聚区发展工作专班招商小分队再次完结了心头的又一件大事:与交通银行总行达成一致,交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将落户金融服务中心。

在一个多月前,我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徐州中支、徐州银保监分局、云龙区及金融集聚区专班来到交通银行总行,就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建设、打造数字人民币实验室进行深入交流。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我市金融服务中心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8日,云龙区在全区范围内优选人员、组建队伍、细化职责,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组建成立金融集聚区发展工作专班。专班围绕打造“金融机构集聚高地、区域产业资本高地、数字金融创新高地、绿色金融示范高地”,扎实推进金融集聚区招商、宣传、管理等各项工作。

自成立以来,金融集聚区发展工作专班强力拓展招商资源,主动“走出去”对接企业、洽谈项目。截至目前,先后20余次赴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成都等地开展精准招商,目前已对接客商90余家,促成落地及拟落地企业20余家,推动瑞尼尔大数据、数希科技、开源智投、德邦证券、招商仁和人寿保险、招商创投、国信证券、国盛证券等新引进机构在不久后签约进驻。

金融服务中心如何助力我市下好“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这盘棋?金融集聚区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结合战略部金融模块研究,细化招商图谱与项目招引清单,持续跟进上海银行、北京银行、苏州银行在徐分支机构设立进度,对接推动江苏股交中心、招华交控基金、黑玺资产持股平台等机构近期注册落地。强化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积极对接在徐金融机构和国盛、交控、国投等市属国有企业,衔接其上下游企业,推动在金融服务中心设立新公司、专营、后台机构等,发挥存量项目在招商中的“乘数放大”效应,力争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证券、东海证券等机构年内提档升级,交行数币实验室、农行数币研究院、国投碳金融中心、徐矿集团财务公司、旷真律所、东方资产等落户金融集聚区。积极对接深圳综研院、深圳天使母基金、南湖基金小镇等头部研究机构、特色金融园区,对照先进找差距、挖根源、定措施、谈合作,通过战略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推动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又一个夏季来临,金融服务中心雏形渐显。5月11日晚8时许,记者驾车行驶在明新路上,一个个建筑工地上灯火通明。就在不远处,进驻有二十余家企业的淮海金融大厦依然人头攒动。这些充满信心和朝气的人们虽然来自天南海北、分属不同岗位,但此刻都汇聚在这里,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金融服务中心奋斗着,不舍昼夜、不辞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