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从田间到云端,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3-05-1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燕原斌
2023-05-1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郑玉倩 通讯员 李聪

镜头的取景框内,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灶台下柴火劈啪作响,大口的铁锅内,热水早已翻滚,趁着火候,老党员李克银将徐庄镇特有的紫薯宽面下锅,不一会儿,白色的水汽便伴着面条的香气腾腾升起。现切、现擀、现煮,看得见的好手艺引得直播间的观众纷纷点赞。

三餐茶饭,人间烟火,50年党龄老党员试吃直播推介,扩大的是紫薯深加工产品的知名度,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溢出屏幕的“家的味道”,带动的是紫薯产业的转型发展。

从“田间”到“云端”,徐州经开区徐庄镇赵疃村党支部立足村内紫薯产业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量身打造“物联网”智慧乡村平台,同时大力发展网络直播电商经济,将乡村治理、农业生产、产品销售搬到“云”端,点燃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赵疃村已有3000余亩紫薯种植基地,随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以及深加工产品陆续推出,紫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然而村干部并不满足于此。如何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变“口口相传学经验”为“动动手指享丰收”、变“大水漫灌”为“精耕细作”,让科技赋能农产品,村党支部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他们决定率先在耕地上搭建“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温度、湿度、水情、虫情等,实现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

去年底,在时任徐庄镇党委副书记耿涛的带领下,当地与中国电信徐州分公司开展交流合作,量身打造独具本村特色的智慧乡村平台,接入即时服务、综合管理和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等功能。他们在田间分散安装了100套检测传感系统,实现耕地网格化管理。在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的同时,科学管理和利用土地,从而不断提升土地效益,构建基层治理与资源管理双体系,激发集体经济增收内生动力。

为更好地链接田头和市场,以流量换销量、将优品变名品,赵疃村党支部依托“益农兴”党建联盟的“东风”以及“徐庄味道”品牌效应,加强与联盟单位合作交流,大力发展直播经济,激发干事创业“红色动能”。

“益农兴”党建联盟成立以来,当地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将本村鲜食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直播间和“徐庄味道”线下门店进行宣传、推广、销售,不断扩大经济收益和村民受益面;与文化传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制定适宜村庄发展的宣传路径,预计年增加粉丝量3万至5万;通过视频创作、名角大咖引流和公益直播等方式,全方位运作现有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和网店等线上平台账号,线上线下双向推广、同步销售农产品,帮助村民带货增收。

在“‘薯’你甜”赵疃村“特优产品”网络直播间,当地通过支部推荐、村民自荐、择优举荐的方式,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免费培训有意向参与直播的干部群众,持续壮大直播队伍,创新运作方式,力争将直播间打造成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集体经济不断创收、助农增收切实有效的前沿阵地。截至目前,赵疃村已累计组织直播培训活动十余场、培训150余人次,带动数十名“新农人”从事网络直播行业,帮助他们走上新的致富路。

扎根农村、立足实际、服务农民,2022年至今,赵疃村已通过“云端”累计创收约190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创收92万余元。徐庄镇“物联网”智慧乡村建设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在创新服务村民方式的同时,逐步将赵疃村打造成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现代化新农村。“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将特色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让农民更有信心、更有盼头、更有干劲。”徐庄镇赵疃村党支部书记陆兴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