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防范灾害风险 共筑平安家园

2023-05-13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3-05-13  中国徐州网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第15个汶川地震纪念日。防范灾害风险,重点要做好防灾减灾预防工作,凝聚“防患于未然”的社会共识,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防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地震局数据显示,汶川大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如此惨烈的特大地震灾害,我们曾创造地震救援的奇迹。十五年过去,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崭新的家园,汶川人民用团结和坚韧创造了震后恢复的奇迹,让我们一起缅怀逝者,祝福汶川,祝福中国。

彩虹、伞、人共同构成了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图标。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形象代表着保护与呵护,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火灾、洪涝、滑坡和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防灾减灾日”的设立,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防灾减灾预防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连日来,各地按照部署,结合本地区灾害风险特点,创新举措、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增强减灾意识、掌握减灾常识、学会避险技能。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的5年,全国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比前5年均值分别下降54.3%、76.4%、23.0%;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比2017年分别下降52.3%、46.9%,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年度最低。过去五年,我国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在提高群众参与度、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灾害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风雨未来人先到,救援抢在成灾前”,正是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范化解风险,以超常规手段应对风险,推进“防、抗、救”相结合,形成统筹管理、统分结合新机制,才有了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环境和人们安居乐业的平安家园。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灾害风险治理承载着全主体负责履职的使命,是人民生命所系、党心所向。新征程上,我们将持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联动治理体系,推动实现应急管理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度,逐步构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网。(王贤臣)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