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好人”2023年第一季度候选人公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报记者 刘玉慧 整理
记者日前从市文明办获悉,2023年第一季度“徐州好人”候选人开始公示。“徐州好人”14位候选人按评选程序,在《徐州日报》、徐州文明网、中国徐州网刊播公示,同时在徐州文明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sxzwmw)“徐州好人”专栏接受广大市民评议投票(每位投票者每个类别限投2票)。公示期从2023年5月7日至5月13日。
助人为乐类
1.陈孟军,男,1954年9月生,中共党员,原云龙区交巡警大队教导员。在职期间,陈孟军在辖区内设立了8个小学护学岗,他率先垂范,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段都会到辖区内护学岗执勤,维护学校门前交通秩序。2009年,陈孟军退居二线后,依然坚守在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护学岗,纠正违章、调解纠纷、指路导向、扶老携幼,护送孩子们安全走进校门,一坚持就是14年。此外,他还主动帮扶解放路小学下河头分校的一名四年级困难学生,不仅为其购买新书包、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逢年过节还会去孩子家中看望。
2.马捷,女,1932年8月生,泉山区康居社区居民。十多年来,她克服多种疾病的困扰,坚持不懈做公益,奉献爱心。她利用废旧毛线、拆洗的毛线衣裤和亲朋好友、社会各界捐赠的毛线,每年手工编织100多副手套,累计下来编织了1000多副,并在爱心志愿者和新闻媒体的帮助下陆续捐赠给农村困难儿童和环卫工人。2018年和2020年,通过徐州市组织的支教活动,她分别向贵州、陕西山区孩子各捐赠100多副手套和一些围脖。去年10月,在“环卫工人节”到来之前,已是90岁高龄的她又早早准备好了100副手套,委托志愿者送给环卫工人。
3.陆裕宽,男,194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新沂市马陵山镇冲口村村民。1998年冬天,陆裕宽骑自行车去县城赶集,途中车子坏了,一路上都没找到修车点,只能推车步行25公里回家。自此,陆裕宽决定免费为村民修理自行车。他收拾出自家院子,靠着“东拼西凑”的家伙什和半路出家的修车技术,开启了24年的义务修车之路。白天干活,晚上修车,有时甚至提供上门服务,常年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陆裕宽修车时在矮板凳上一坐就是个把小时,从来不喊苦喊累。陆裕宽说:“村民出行安全方便比什么都重要,别人挣的是钱,我挣的是‘谢谢’,是心里安生。”
4.张海丰,男,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邳州市新河供电所电工。21年前,张海丰到新河敬老院抄表,一位老人错将他认作自己的亲戚,一把拉住张海丰的手,与他拉起了家常。张海丰感受到老人们渴望亲人探望,从此以后,他每到逢年过节都会来敬老院看望老人。春节时,他会和老人们一起过年并拍摄全家福,老人们平时有什么困难,他也总是及时帮助解决。张海丰收入不高,平时省吃俭用,但对老人们却很大方,经常给他们买水果、点心、牛奶、衣服、拐杖等,今年他还给老人们买了34双鞋。
见义勇为类
1.刘明,男,1982年10月生,贾汪客运公司驾驶员。2023年2月16日18时左右,刘明驾驶K25路公交车途经贾汪区大吴桥红绿灯路口时,发现前方一辆红色中型货车停在路中间,发动机部位冒出浓烟,还有火苗蹿出。刘明看到后迅速靠边停车,拔下钥匙拉好手刹打开双闪,在确保自己所开的公交车安全后,他一边拿起灭火器一边交代乘务员安抚乘客,随后奔向起火货车,对准起火部位进行喷射灭火。经紧急扑救,火势被成功扑灭。刘明临危不乱,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救援,成功阻止了一起危险事件的发生,为当事车主挽回经济损失11万元。
2.唐玉明,男,1959年6月生,新沂市新安街道新中社区居民。2022年10月24日上午9时,唐玉明在沭河游泳结束准备离开时,忽闻有人落水。眼见一名落水女子渐渐没入水中,他立即拿起岸边救生圈纵身一跃,向她游去,在为其套好救生圈后,唐玉明一只手扶着她的头防止呛水,另一只手托着她的后背防止下沉,然后艰难地朝岸边游去,整个救援过程持续近半个小时。上岸后,唐玉明来不及歇息,在配合公安机关完成后续工作后,默默离开了现场。
3.许港国,男,1997年8月生,徐州顺丰速运睢宁片区水岸馨都业务部收派员。2023年2月21日中午12点左右,许港国派件途中经过睢宁县步行街圣地亚哥三部北侧商业区时,路边商户起火,火势飞快蔓延,情况十分危急,许港国见状立刻上前救火。他看到火场附近有一桶水,就拎水灭火,但火势并未减小,于是他又跑到附近超市拿起灭火器冲向火场,最终成功将明火扑灭。接着,许港国不顾个人安危又一次冲进火场,将已经烧坏的煤气罐抱出,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敬业奉献类
1.高绪虎,男,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沛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副中队长。2022年8月11日早晨6时许,沛县好人广场北侧,一名60岁左右的男子忽然倒地抽搐,高绪虎正好晨练路过,急忙上前实施抢救,边按压边抠除口中异物,经过十多分钟的抢救,该男子慢慢恢复意识。高绪虎果断救人,在救护车到来前争取了黄金时间,挽回了一条生命。面对该男子女儿的感谢,他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民警的职责,只要人没事,我就放心了”。
2.李策德,男,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鼓楼区城管局市政工程处职工。李策德自1997年进入鼓楼区环卫处,负责复兴北路和解放北路一带的道路保洁。这里是交通要道,车辆多,人流密集,垃圾量大,李策德主动请战,挑起重任。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坚持每天凌晨2点就到岗,一天下来,腰酸脚痛,衣服被汗水湿透更是工作常态。从道路保洁到公厕维修,再到管网清淤,李策德一干就是30年。面对脏、苦、累、难,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就得吃苦在前,这些不算啥。”
3.夏季红,女,1977年10月生,中共党员,铜山区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从事审计工作25年来,她苦练内功,锤炼“硬核”本领,成为铜山审计系统的“审计通”;她明察秋毫、敢于亮剑,成为有口皆碑的“女包公”。她主审的项目屡次被省市评为“优秀审计项目”,累计促进增收节支近亿元。2017年,夏季红身患重大疾病,然而这并没有熄灭她“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理想之火,身体一有好转,便又挑起主审重责,奋战在区委巡察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与担当。
诚实守信类
1.徐士军,男,1965年9月生,上海铁路局徐州车务段车站值班员。去年3月10日下午5时,作为新沂市9958救援队成员的徐士军,在新沂站闸口完成志愿服务后,去接孙子放学的路上突然发现路中央有一个手提袋,手提袋里还有一个皮包,里面装着大量现金。徐士军在原地等待失主无果后,便在第一时间联系所在救援队发布寻物信息。当天夜里,失主便被找到。经公安机关核实身份后,第二天上午,失主王女士领取了丢失物品,并提出要重金酬谢,被徐士军婉言谢绝。
2.董参战,男,1977年11月生,徐州顺丰三堡业务部快递员。3月9日,董参战在铜山三堡镇一洗车点附近拾到两部手机,考虑到手机中可能存有重要信息,失主肯定很着急,他便在附近耐心等待。半小时后,手机铃声响起,董参战接通电话并告知失主位置,待失主到来后核对手机信息,确认无误后将两部手机交到失主手上。3月11日,失主为了表示感谢,将写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亲自送到董参战手上,他接到锦旗后有些不好意思,并表示这只是一件小事。
孝老爱亲类
1.戚海丽,女,1971年11月生,沛县五段镇龙塘村村民。2010年,戚海丽的婆婆出现尿失禁等症状,卧床不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戚海丽每天陪婆婆聊天,开导她坚强起来。早晨起床,戚海丽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婆婆洗脸、换洗衣服、喂饭。她专门为婆婆制作了食谱,并用勺子一口口喂婆婆吃饭。13年来,在戚海丽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床铺、房间总是干干净净。如今52岁的戚海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但她依旧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照顾婆婆,她说:“百善孝为先,能让婆婆过得舒服一点,一切付出都值得。”
2.厉淑勤,女,1969年5月生,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村民。2001年春天,厉淑勤的丈夫遭遇意外,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厉淑勤毫无怨言,细心照顾丈夫,每天耐心地帮丈夫洗脸、擦背、喂饭,体重110多斤的她吃力地背着170多斤的丈夫上下轮椅。长期躺着会长褥疮,她定时为丈夫翻身清洗;得知按摩有利于康复,她四处打听自学按摩;为了消除丈夫的寂寞烦闷,她经常推着丈夫走出家门……此外,她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年迈的公婆,耕种家里的2亩多地。如今,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和儿媳也非常孝顺,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