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坚定有力地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
||
|
本报记者 甘晓妹 蔡洁
近年来,徐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擦亮“一城青山半城湖”生态名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省第二轮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第一批典型案例中披露徐州市水环境问题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部署整改,召开专题会议,细化具体方案,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不断提升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
每一个整改措施的背后,是抓好问题整改的决心,也是对群众关切的积极回应。
高位推进 立行立改推进整改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制度安排。
3月31日下午,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徐州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担当的精神,虚心听取、勇于面对,不回避、不推诿,做到任务分解到位、问题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在解决突出问题上用功发力,把问题整改贯穿于督察工作全过程。”市委书记宋乐伟在动员会上的讲话铿锵有力。
守护好绿水青山,是民心所向,更是各级政府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动员会后,市委书记宋乐伟等23位市级领导干部参加个别谈话,全面准确报告了徐州市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变化以及面临的矛盾问题。各地各部门闻令而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全力支持配合省督察组工作,坚决执行各项要求。市住建局等多家单位与督察组进行座谈交流,真实、客观、全面、及时向督察组提供调阅资料,做到不回避、不夸张、不误导。
强化组地联动坚持立行立改。4月13日,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潘正勤、市委书记宋乐伟赴云龙区、铜山区、鼓楼区实地调研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曝光问题和重点信访件反映问题整改工作。
4月1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剑锋,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副组长俞波涛赴泉山区、鼓楼区、云龙区现场调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曝光问题和重点信访件反映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存在问题现场会商研究,以高度政治自觉解决好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让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督察中,各地各部门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客观准确介绍工作,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扎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重点信访件反映问题整改。
务实高效 紧锣密鼓开展督察
调阅台账资料、开展个别谈话、进行走访调研、受理信访举报、开展现场检查……省第三督察组进驻徐州后,第一时间召开全体人员会议,成立临时党支部加强政治学习,全面落实组长负责、专项负责人、督察日志、会商会办等7项工作机制,明确督察重点和方向,扎实有序推进督察工作。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等方面,省第三督察组组长潘正勤、副组长俞波涛与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剑锋等23位市级领导干部进行个别谈话。
围绕工地扬尘管控情况,省第三督察组赴徐州市五山公园一期配套市政道路、九里湖生态治理工程等施工工地进行现场走访,与工程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项目所在地街道、相关部门等进行座谈,了解工地扬尘管控工作开展情况。目前,省第三督察组已与市住建局、城管局、大气办、扬尘办等10家市直单位和5家区直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相关处室人员开展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各单位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任务部署落实情况。
“组地磋商”是推动治本的一个创新载体,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徐州环境基础设施滞后问题的有益尝试。4月15日,省第三督察组副组长俞波涛和徐州市政府副市长孙文华召集相关人员和部门,召开“组地磋商会”,就徐州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展开磋商,将工作重心向治本调整和转移。
快速行动 严格落实整改要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这是我市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鲜明态度。
4月11日上午,在位于鼓楼区二环北路中石化加油站南侧的空置拆迁地上,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全部覆盖了防尘网。而在10天之前,这块空地上还停放着洒水车、垃圾车等近60辆大车,给仅一墙之隔的绿城诚园小区居民带来不小困扰。
“我们这里是新小区,但是周围却停了这么多垃圾车,还有异味飘出来,心里肯定不舒服。”绿城诚园小区居民直言。
4月1日,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该信访问题后,鼓楼区政府迅速处置,铜沛街道办事处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调查,对场内所有保洁车辆进行转移,彻底清除垃圾后采取相应降尘措施。24小时内,该地块已整改到位。
与此同时,睢宁县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做好整治工作,千方百计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沛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邳州市主动全面排查整改关联性、衍生性问题和其他风险隐患,实现生态治理的常态长效;新沂市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攻坚拔点、动真碰硬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迅速落实交办问题整改工作,同时举一反三,进一步研判信访问题多的深层次原因,做好源头管控工作。
担当作为 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昨天这里还堆着垃圾,特别难闻,今天就看不到了,从这路过舒心不少!”市民万晨谈起整改,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4月1日,接到交办“经开区大庙街道东湖滨湖公园规划地块有扬尘,路边有垃圾无人清理,高铁东城三期西门口垃圾堆积有异味”环境信访问题后,徐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迅速发出整改“总攻令”。
问题交办的4小时内,属地街道、部门结合群众诉求,现场组织问题排查,迅速制定整改方案;问题交办的12小时内,20余名机关干部、40余名保洁人员迅速集结,对群众反映地段及周边环境开展整治,共清理垃圾23立方米。调配2台洗扫车、2台洒水车,对环湖路主路、路牙和人行道全面保洁、清理浮尘。
整改效果“好不好”,群众来“说话”。在整改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自上而下强力推进问题整改落实落地,通过把督察整改与污染防治攻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统筹结合,以系统思维推动督察整改问题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整改工作群众满意度。
据了解,截至目前省督察组共交办徐州市18批次237件信访事项,其中重点件34件。已按序时进度上报第1-14批162件信访事项,其中属实58件、部分属实102件、不属实2件,目前已办结45件、阶段性办结117件,责令整改56家、立案处罚18家、拟罚款金额127.9629万元、立案侦查1件、刑事拘留6人、约谈10人、问责3人。
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利剑行动,助力解决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厘清各级各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我市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进落实和长效机制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州将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反馈问题整改,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全力配合做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厚植徐州现代化建设的绿色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