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烟火气” 不要“油烟气”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吴云)“老板,您的操作间封闭不严、容易跑冒烟,需要整改”“老板,平台监测到您的油烟净化未启用”……我市主城区近年来多措并举整治油烟污染,在中心商圈安装绿岛、对商户实行分类治理、使用智能油烟监测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让油烟不再扰民。根据国家平台发布实况数据统计,1月1日—3月31日徐州市区PM2.5浓度总体向好,达到61.4μg/m3,同比下降1.6%。
4月2日下午5时许,金鹰B座7楼餐饮区已有顾客在等待就餐。这里处处灯火通明、一尘不染,只有烟火气,没有油烟味。
中心商圈餐饮业遍布,油烟都是如何处理的?在金鹰购物中心B座楼顶屋面可以看到,这里安装了11组复合式油烟净化机,作为“绿岛”处理楼内产生的油烟。这种复合式油烟净化机组由风机段、高效净化段、除味段和消声段组合而成,排出气体的油烟净化率、除味率、噪声率均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
据了解,目前,市中心金鹰、苏宁、鼓楼广场楼顶均安装了“绿岛”。“餐饮商家的油烟以前都是各自排放,不好管理。现在有了‘绿岛’,实现了烟气集中深度治理,保护了蓝天。”鼓楼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3月以来,泉山区和平街道持续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完善餐饮油烟治理机制,将152家餐饮店纳入重点治理对象,根据油烟污染程度、居民投诉量,将餐饮单位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排放分级,实施红、黄、绿预警机制。3月10日晚,在突击检查一家羊肉家常菜馆时,发现其油烟净化器油渍严重,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环保提示单,要求负责人限时整改,并纳入黄色预警名单。按照整改节点进行复查后,执法人员确认达标,又将其归到绿色名单,并责令店主加入商铺微信联络群,每天对油烟净化器维护情况自查、上报。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云龙区使用智能油烟监测平台,将辖区大型餐饮和烧烤类共300多家商户纳入监管,在油烟排放口安装探头,实时监控其油烟净化设施使用及油烟排放情况,发现异常随即上门核实并督促提醒,解决了油烟净化设施装而不用的问题,2022年油烟扰民的投诉率下降了近30%。
随着高科技的使用,油烟治理的精准度越来越高。在上个月的一次走航监测中,鼓楼生态环境局使用灵嗅便携式监测设备,发现祥和路桥头数据异常升高。经排查,系因某炒鸡店未开启油烟净化设备,油烟直排外环境。执法人员赶到现场要求店家立即整改。
“千里眼”“通灵鼻”“组合拳”,我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动态监管,不断提升商户规范经营的意识自觉,营造全民参与、共同维护大气环境的良好氛围,共护美好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