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新沂 > 正文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沂新答卷

2023-04-0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王莉
2023-04-0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谢川 陈小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连日来,新沂全市各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新沂力量。

提高创新实力 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2022年度科学技术成果获奖名单,位于新沂的江苏利民土壤修复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该公司开发的“土传病害关键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杰出科技创新奖。

此次获奖的“土传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项目,针对土传病害进行净养控系统防治技术,研究创制免覆膜土壤消毒系列现代化装备,解决了多项困扰可持续种植的技术难题,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新沂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服务机制,加强科技精准赋能,科学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截至目前,新沂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5家,省级研发机构83家,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企业数占比达98%,与全国90余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累计实施合作项目162个。

不久前,江苏银行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向科技型企业新沂市引河石英材料有限公司发放“苏科贷”200万元,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融资便利。

新沂市科技部门探索科技金融发展合作新路径,创新科技贷款产品,联合合作银行,完善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周期、全方位金融服务,解决了这类企业“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

此外,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沂市建立健全了科技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165名科技专员帮助企业跑高校、找专家、育成果、引人才,激励企业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转变。

聚焦培大育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走进新沂经济开发区各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热火朝天地奋战;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各自岗位上有序生产,处处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沂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冬表示,作为新沂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新沂经开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打造“千亿园区”目标任务,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攻坚战,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近年来,新沂聚焦招大引强,抓住高质量发展关键点,牢牢把握“4+4”主导产业体系,积极招引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高端纺织等产业链延伸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培大育强,稳固高质量发展基本盘,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流程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晓星碳纤维、科隆新能源、卓邦新能源、晋控煤基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尽快投产达效。聚焦创新驱动,释放高质量发展强动力。强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加大创新人才招引力度,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步伐,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不断提质升级

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灼灼桃花映出和美乡村。3月25日至26日,“桃醉春天 美丽新沂”2023新沂第八届桃花节暨文旅消费推广季在新沂市时集镇白石村成功举行,万亩桃林中,新沂各种特色农产品在此汇集,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游览采购。

高流梅花、双塘明日叶、窑湾羊肚菌……一直以来,新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依托和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在做强“特色产业”基础上,走好“精准棋”、打好“特色牌”、念好“品牌经”,不断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月的钟吾大地,处处呈现着生机。在素有明日叶之乡的双塘镇高塘村,一排排高标准大棚映入眼前。大棚内,遍地油绿,外形酷似芹菜的明日叶长势喜人。双塘镇明日叶发展基地现场负责人杨明介绍:“我们明日叶的亩产可以达到7千斤,温室环境生长比较快,鲜叶子销售可以达到30块钱一斤,如果烘干做成茶叶它的效益会更高,可以做到1280元一斤。”

打好农业“特色牌”一直是双塘镇做强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而念好“品牌经”则是高流镇做优农业产业的发展之路。走进“花木之乡”的高流镇耀南村,阵阵梅香扑鼻而来,上午9时,俞越群准时走进直播间,向“八方来客”讲述梅花“故事”。他表示,自打进入旺季以来,每天都可以出400多个订单,销售额大约在8万元左右。

除了俞越群,高流镇与梅花“结缘”的村民数不胜数。近年来,高流镇立足特色优质农业,“以梅为介”大力发展梅花产业,拉长梅花“种、养、游”产业链,全面提升梅花的附加值,现如今,高流镇梅花种植达5000余亩,成为全国“三大梅花苗源地”之一和全国唯一的扦插原梅苗源地。

近年来,新沂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优质小麦、毛豆、水蜜桃、葡萄、鲜切花等产业为基础,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由点及面、花繁成锦,已形成十大特色主导产业。共拥有高标准农田91.54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4家,家庭农场达到33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6家,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786人,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13家、市级30家,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动人画卷。

抓实民生大事

奋力实现人民幸福安康

养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在新沂市新安街道新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室里传来一阵悠扬的葫芦丝声。这里原先是社区的闲置办公用房,为满足社区居民养老服务需求,新戴社区对房屋进行适老改造,设置了助餐室、日间照料室、康复理疗室、活动室等,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幸福生活。

怡馨老年护理院是新沂市首家由镇卫生院拓展改建成的公办养老护理机构,该院集医、康、养、护为一体,为棋盘镇及周边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医养服务。“卫生院+养老院”模式解决了老年人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等一系列难题,为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近年来,新沂市紧紧围绕养老服务需求,统筹区域内多种资源,因地制宜,不断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开发适老产品,为更多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新沂市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3月15日,新沂市城关小学的5位教师来到港头镇中心小学,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题,从课堂建构、知识点延伸等方面与该校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沂市通过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持续助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

“乡村教育质量快速提高、家长满意率逐年攀升是我们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新沂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成娟说。

新沂市委书记陈堂清要求,全市上下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工业振兴、民生改善、党建引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确保各项指标始终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要提振发展信心,优化企业服务,营造良好经济发展暖环境,确保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