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能手同台竞技展风采
|
本报记者 李小委
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实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3月25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徐州经开区职工岗位大练兵、技能大竞赛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学校开赛,来自20余家企业的百余名岗位能手同台竞技、一展身手。
徐州经开区现有企业5000余家、产业工人约11万人。近年来,徐州经开区总工会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致力“打造全领域‘大竞赛’格局,产业发展大提速”目标任务,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为抓手,以产业工人素质提升为着力点,在全区范围内举办劳动技能竞赛200余场次,有力推动了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技能素养。
本次大赛由徐州经开区总工会主办,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工会承办,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学校协办。来自徐州经开区各企业的百余名选手,参加了钳工、焊工、电工等3个工种的实操比赛。在钳工实际操作赛场,18名参赛选手按照图纸仔细测量、精准计算,在工作台和钳台上熟练地进行划线、钻孔、锯割、锉磨……现场气氛紧张激烈,锉刀声、切割声、敲击声等不绝于耳。
“比赛时间3小时,主要看选手对于图纸上各类元器件的标识是否烂熟于心、零件测量是否精准等。”徐工港口机械有限公司参赛选手察可伟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比赛,他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多学、多练,更加努力钻研。
“职工技能大赛的举办就是为一线职工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尊雷表示,技术比武是企业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重要方式,是展现所有参赛选手个人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平台,对全面提升职工队伍业务素质,促进企业乃至区域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悉,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学校一直注重抓好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通过平时抓实习、赛时抓集训,开展技能之星评比、红五月校园技能大赛等活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气氛,让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技能训练和比武中来。特别是近几年,学校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中心任务,聚焦技能水平提升,实施高水平培养,多名师生在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焊接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工艺美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等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被认定为省级示范专业。学校拥有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两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机电技术应用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两个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同时机电技术应用和城市轨道车辆运用与检修两个专业群也通过省级现代化专业群验收。
陈尊雷表示,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市级焊接技能培训基地,未来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搭建助力全区广大职工全面成长的优质平台,为徐州经开区企业发展做好做足智力支撑和人才供给。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罗特艾德(徐州)环锻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港口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职工代表在大赛中取得一、二、三等奖;大庙街道等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长期以来,徐州经开区‘岗位练兵、行业比武’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步提高,是一项职工广泛参与、社会广泛认同的竞赛活动。”徐州经开区工程机械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唐晓平表示,“广大产业职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广大职工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引导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全面建设一支技艺高超、创新有为的劳动者大军,不断为徐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