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淹不得 一刻等不起
|
本报记者 蔡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去年9月14日,徐州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徐州市区积水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积水点治理“时间表”和“任务书”:175个积水点治理,项目总投资22.2亿元;2022年底,完成33项,市区范围内积水点消除率达20%;2023年底,计划完成123项,市区范围内积水点消除率达80%;2024年底,基本完成市区积水点治理,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2025年底,全面完成治理任务。
积水点治理攻坚战打响,一场和积水的较量就此展开。
奋力迎战 全力补齐民生短板
2022年9月15日,市区易淹易涝积水点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后,中心商圈积水点治理作为第一批开工项目,9月30日起进场实施。
“每逢下大雨,市区夹河街、金地这一片就会积水严重,去年夏天,积水深得没过了膝盖。”市民王伟的孩子就读于徐州市第一中学夹河校区,深受积水困扰。
去年7月30日凌晨,主城区遭遇特大暴雨。市水务局提前预降河道水位,及时开启沿线闸门56座,在全市范围统筹调度泵车、排涝泵等设备300余台,全力加快积水排除。然而,徐州老城地势四周高、中间洼,水系复杂,部分排水设施建设年代早、标准低,极易造成城市内涝。中心商圈不仅地势低洼,北侧故黄河北高水下压,南侧奎河水位顶托,加之排水管标准低,黄河新村泵站抽排能力不足,藏在城市地下“看不见的短板”浮出水面……缓解积水问题迫在眉睫。按照“上游积水排进故黄河,下游积水排入奎河”的中心商圈片区积水点治理方案,夹河街强排泵站工程、彭城路排水工程、青年路排水工程相继启动。
“现在正在进行支护桩钻孔施工,同时泵站的基坑已经挖到10米,预计3月底就能完成基坑开挖。”近日,在夹河街强排泵站工程施工现场,围挡之外是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围挡之内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项目负责人欧世群告诉记者,这里将建设一座流量为6立方米/秒的强排泵站,目前工程进度已达40%。
3月9日上午,市委书记宋乐伟在调研市区易涝积水点综合治理工作中指出:“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是一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也是应该要干、必须干好的民心工程。”
青年路排水工程施工方尽量选择在青年路小学放学时段进行打桩等噪声较大的施工项目;洞山路积水点治理工程将在施工期间对道路提档升级;师大奎园校区雨污分流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期间采纳居民建议,拆除杂乱的花坛,将路面拓宽了两米,增加了一条人行便道……
在治理过程中,市水务局和各区积水点治理部门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努力将“暖民心”行动办成“得民心”工程。
对症下药 一点一策治理“顽疾”
3月19日,在位于中山北路的徐州市夹河街强排泵站配套管网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清理管道口的石块,直径2米的顶管在一旁“蓄势待发”。
“因为夹河街、中山北路管线非常复杂,再加上这边属于交通要道,所以我们只能采用顶管这种非开挖的作业模式。”据夹河街强排泵站管网配套工程工区经理曲鹏州介绍,该工程本着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原则,根据汇水面积和排水标准,测算出该地段顶管管径,“接下来我们将在夹河街、中山北路敷设长度860米、直径2米的顶管,在遇到强降雨时,通过夹河街强排泵站将水强排至故黄河。”
按照施工进度,夹河街强排泵站配套管网工程已完成了30%。“夹河东街明挖段已经开挖管道114米,中山北路接收井现在已经采取了钢板桩施工,夹河街接收井管线迁改马上将进行,第一段顶管将在4月中旬完成。”曲鹏州告诉记者。
二环西路(湖北路—八一大沟)排水工程新建排水箱涵,直接将湖北路和二环西路排水沟向南打通至八一大沟,缓解工农路、煤建路等排水通道的泄水压力;解放南路雨污分流工程采用顶管工艺新建直径1.2米雨水管道,采用微顶管工艺新建管径500毫米污水管道,缓解片区积水问题……各积水点正坚持“一点一策”“一片一策”,将排水、管网、泵站、雨污分流等环节有机结合,消除“断头管”,打通“内循环”,确保治理实效,不断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内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大干快干 跑出施工“加速度”
目前,昆仑大道、太行路等积水点治理工程已经完工,彭城路排水工程、夹河街强排泵站等多项工程正如火如荼加快施工建设。
根据市水务局统计,截至2022年底,积水点治理实际完成48项,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截至目前,2023年度计划已完成25项。其中,市直项目48项已完工4项,区级项目75项已完工21项。
“现在各积水点治理工程将全面进入施工期,截至目前整体形象进度为25%,87项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当中,11项工程近期将陆续开工建设。”徐州市区易淹易涝积水点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工程建设组副组长张祥介绍。
过硬作风是工作实效的保证。近日,市区易淹易涝积水点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工作人员、党员参观铜山区“澄园”廉政教育中心,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积水点治理工程事关群众利益、城市形象和干部作风,我们将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度工程要在今年汛期前发挥工程效益。”张祥表示。
水是生命之源,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市区积水点治理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暴雨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答卷人,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系统防治,锚定汛期前竣工一批积水点治理工程目标,科学安排工期、加快实施进度,以“处处淹不得”的责任感和“一刻等不起”的紧迫感,高质高效完成积水点治理任务,更好保障出行安全、群众安宁、城市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