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藏粮于技』落实到位
|
本报记者 蔡思祥 通讯员 杨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月13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载着满满的收获,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顾不上休息,迫不及待地回到单位,第一时间把两会精神带到基层、落到实处。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共17次提到‘粮食’,我每天都结合新闻中的内容以及会议笔记认真学习领会。”李强表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要把全国两会精神宣传好贯彻好,自己首先要学习好领会好,必须及时学、全面学、深入学,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回到徐州农科院后,他立即着手推动两件事:首先继续加紧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创新,加大育种技术研发力度;同时强化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含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的力量。
为了讲好全国两会精神,李强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好几遍。“与我们农业科技有关的内容,我都打上了重点符号,最关注的是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我得先把这些内容消化了,才能用自己的话把全国两会精神讲到大家的心坎上。”李强说。
3月16日,当记者电话联系李强时,他刚刚结束第一场“热气腾腾”的宣讲,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了个人履职情况和参会体会。“地点在我们农科院的5楼报告厅,全体干部职工150多人参加,根据全国两会精神宣讲要求,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宣讲。”李强告诉记者,他有针对性地就如何强化科技支撑、发挥人才优势、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体职工进行了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给下一步的农业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也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强省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上下功夫。我们将致力于选育更加优质、抗病、高产的新品种,研发更多绿色高效的新技术,开发更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这样才能把农业科技工作做强做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致富,为农业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3月17日,在徐州市农科院甘薯资源越冬保温大棚内,一群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再次围坐一起,倾听李强“两会归来话落实”。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当总书记从我们面前走过时,那个场景,印象尤为深刻。总书记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微笑着与大家挥手致意。这就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令我心潮澎湃。”李强激动地告诉大家,他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大会盛况,交流了学习体会,勉励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今年全国两会,围绕种业安全、农业科技等方面,李强准备了“关于加快国家植物品种测试中心建设助推种业振兴”的建议,推动测试中心早立项、早建设、早发挥作用。李强的建议,源自他长期以来对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关心关注。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同时也会将两会的精神和温度带到农业科研院所,带到基层,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李强说,在未来的履职道路上,他也会继续关注青年科研人才培养,通过科技创新,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带领他的团队共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李强说,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秉承创新本色,深耕核心技术,将“藏粮于技”战略真正落实到位,高质量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