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用好红色资源“传家宝”,唱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本报记者 吴悠 张瑾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视察时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近年来,徐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层次挖掘红色资源,多举措加强红色教育,创造性讲好红色故事,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在阵地建设、精神阐释、教育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用好用足红色资源“传家宝”,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深情回顾
2017年12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凤凰山东麓,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烈士纪念塔前,习近平总书记向淮海战役烈士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在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参观了战前形势、战役实施、人民支前等板块,他一边听讲解,一边询问有关细节,不时驻足端详、凝神思考。他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我们要传承好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重访看变化
早春,徐州大地暖风和煦,凤凰山麓淮塔巍巍。
3月1日,记者来到淮塔景区。拾阶而上,在纪念塔碑廊内的烈士英名录上,2022年又增录补刻了淮海战役烈士姓名36人,让烈士“归队”,英雄“回家”。
应用现代科技对文物资源进行活化利用,2021年新改陈的淮海战役纪念馆“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展览”,史料丰富,展陈多元化,让观众在此沉浸式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8家单位的展览一起,“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展览”于去年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并入选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填补了苏北地区博物馆行业的空白。
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挖掘利用好革命文物,才能焕发时代光彩。
利用烈士家属信息查询、亲历者采访等各种时机,淮塔管理中心2022年征集淮海战役期间的报纸、奖状、烈士照片、战地日记等藏品资料170件(套),精心梳理2015年以来征集的1000余件藏品。
加大开发利用力度,47篇文物故事、11个文物视频通过多媒体平台传播,深入开展淮海战役亲历者口述史采访,《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纪实》的出版发行,为读者提供珍贵翔实的学习研究资料。
“纪念馆馆藏的革命文物,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2022年获得“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荣誉的淮塔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魏薇说,“用好这里的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我们的职责与担当。”
去年,淮塔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30万人次,讲解2000余批次,在“四个一”活动中接待950多家单位、2万余名党员干部开展“党日活动进淮塔”。
走进企业、机关、学校,淮塔管理中心以“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开发精品课程,开展“革命精神进党课”26场,受教党员干部1800余人次。
“理论教学、体验教学、仪式活动、参观讲解等多单元分类组合的形式,代入感强,入脑入心。”一位来自永安街道的党员称赞道。
淮塔之下,初心永恒。
“回首2022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度过了充实的岁月。”淮塔管理中心主任蒋越锋说,“展望2023年,我们将持续书写红色基地发展大文章,全面推进新时代革命文化事业,全力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努力打造更具标识度和影响力的城市红色地标。”
奋进足迹
“如果当时王杰选择向后仰,就能避开爆炸形成的最大杀伤角,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坚定前扑,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3月的王杰烈士陵园,松柏苍翠。王杰牺牲时所穿的衣物在王杰事迹陈列馆静静陈列,英雄的鲜血早已化为黑褐色的斑驳印记。
“明知有危险,王杰为什么还要扑上去?”一位少年眨着眼睛向讲解员问道。
答案,就藏在他写下的文字里——
“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我也甘心情愿”……
聆听着王杰日记,青少年们陷入沉思,眼神慢慢变得坚定:“我们要向英雄学习,把王杰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徐州是当之无愧的红色之城、革命之城、英雄之城。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王杰烈士陵园、小萝卜头纪念馆;支前民工唐和恩的小竹竿、“人民的母亲”奖旗、粟裕的毛毯……
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凝结成“从哪里来”的“密码”,标定出“往哪里去”的“航向”。
近年来,徐州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利用好红色资源、弘扬好红色文化、保护好红色文物、宣讲好红色故事、建设好红色基地,使红色血脉在徐州不断流淌,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厚植一方沃土,提炼精神力量——
进一步加强重点红色遗址遗存的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以淮海战役纪念馆改陈为龙头,示范带动全市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提档升级,串点成线、连片成面,打造本土党性学习教育基地矩阵。
践行一个宗旨,体悟人民力量——
精心打造“信仰之旅”红色阵地信仰路线,策划举办“沿着初心的足迹”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就近参观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鲜活史料的见证和历史现实的对比中,坚定初心使命,积蓄信心动力。
走好一条道路,汲取奋进力量——
综合运用专题学习、专题培训、专题党课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历史中获得启迪,从伟大精神中汲取营养,并深挖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富矿,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汲取奋进力量。
精神在,血脉在,力量就在。
循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足迹,徐州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将继续守好红色资源“传家宝”,做好红色基因“传承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在“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上逐浪潮头、干出精彩、拼出未来。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