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在徐州各界引发热烈反响——真抓实干结硕果 团结奋斗谱新篇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回顾,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特别提出了今后需要不懈努力的八项重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就业、消费、减税降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高频词,生动诠释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刻体现出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推动发展的决心信心。报告内容全面客观、提气鼓劲、干货满满,在徐州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稳中求进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回望过去才能更好地放眼未来。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的总结回顾中,“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
全国人大代表杨永3月5日上午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心情十分激动,为国家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倍感振奋。“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杨永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亮出的一张张成绩单,是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超预期因素冲击下,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取得的,殊为不易。“一项项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和新目标,为未来发展描绘出了宏伟蓝图,指明了方向,会后我将认真做好报告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在乡村振兴中主动担当作为,自觉扛起责任,为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带好头、作表率。”杨永坚定地说。
“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十分自豪、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高举旗帜、坚定信念,给人以信仰的感召;蓝图宏伟、催人奋进,给人以方向的指引;心系人民、情牵民生,给人以温暖的力量。”全国人大代表,云龙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婕表示,过去五年,面对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我国依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成绩得来极为不易,鼓舞人心、令人振奋,是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大底气和信心,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奋斗、砥砺前行。
真抓实干
坚定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欣喜的一连串目标,传递着经济稳中向好的充沛底气。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利于更好保障基本民生。”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徐州CPI累计上涨2.2%,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2023年,预计猪肉、汽柴油等对CPI拉升作用将有所减弱,但受部分新涨价因素的持续影响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趋势影响,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CPI上涨。徐州将通过抓好重要民生商品稳产增供,畅通物流配送等措施加强价格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全力推动徐州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认真贯彻执行,落实落细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举措。”市委农办副主任朱爱国表示,徐州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徐州还将以全链条升级乡村特色产业、全覆盖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为主线,全要素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心系群众真抓实干,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现代农业强市建设行稳致远,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中作出更大贡献。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同时也更坚定了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徐州市全球通精密钢管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兆松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企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出了“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要求。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将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做专精特新高质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使产品质量更精更强更稳,做百年老店。有政府的支持,有好的大环境,公司将在创建“安全环保、科技创新、党工共建”三个典范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发展。
团结奋斗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起步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8个方面重点工作中,务实精准的举措随处可见,为徐州发展标出重点、找准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徐州下一步发展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浩表示,将以实际行动着力做好产业强市“三篇文章”。做好“343创新产业集群”文章,以“数字化、高端化、服务化、绿色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工程机械产业生态;进一步发挥“四个一”推进机制优势,锚定四大产业主链、十二条产业细分赛道,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绿色低碳能源产业生态圈;做好市级珠山数字产业园区,实施好产业数字化“汉云”工程及内容数字化“汉韵”工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做好“服务业扩量提质”文章,聚焦产业转型,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为导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聚焦消费升级,以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为导向,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做好“农业现代化”的文章,聚焦完善“4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人、地、钱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向产业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提速提效。
江苏华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永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一视同仁给予政策支持”让我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政府对于我们非公企业的支持就像及时雨一样,给我们减负担、提信心、增后劲。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接下来,我们华天建设集团将会以更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充沛饱满的热情,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用足用好各类激励政策,持续推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助力地区产业发展,为地区经济优化升级提供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下一步的奋斗目标和今年的重点任务,为我们抓好税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王仲伟说,作为经济职能部门,徐州税务系统紧扣发展主题,坚决落实以留抵退税为重头戏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022年为43.86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办理退、减、免、缓金额236.66亿元,其中,办理留抵退税129.2亿元。今年,将不折不扣落实税费政策,推动服务大局工作进一步提升。包括持续落实好留抵退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参与地方税费政策研究制定,推出更多助企纾困举措。建立税收政策发布、解读、落实、监督、反馈机制,确保税费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在“两个服务”中展现徐州税务更大作为。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障基本民生的内容令市住建局副局长曹辉印象深刻。他表示,今年市住建局将坚持“三个改善”,实现人居环境更显质感、更有温度。一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紧扣“统筹、落地、集成、防范”要求,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改善意愿为前提,突出农村危房和老旧农房,扎实开展新一轮农房改善行动,争取年度改善2万户以上。二是改善老旧小区面貌。细化丰富基础、完善、提升三类改造内容和标准,突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推动全市高标准新开工改造130个。结合美丽宜居住区创建,积极探索多元化物业管理方式,引导老旧小区全覆盖建立长效机制。三是改善新建住宅质量。着力构建住宅质量全过程监管机制,逐步扩大新建住宅项目市政基础设施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试点范围,深入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切实提高住房品质以及外延生活服务。
近年来,徐州在完成全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两个“国字头”试点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康养小镇建设、农村敬老院转型、颐养社区建设等“十大工程”,打造“徐享颐养”特色品牌。
“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养老’这一关键词,并把‘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作为今年的一项工作重点,让我们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在肩。”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尹学乐说。去年,徐州成功获批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尹学乐表示,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在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扩大普惠养老服务覆盖面、推动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等方面重点推进,守护最美“夕阳红”,更好满足全市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徐州开放大学家政产业研究院院长石映红表示,为推进新时代老龄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未来职教集团将以促进政校行企“产教对接,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为目标,培优赋能,服务社会,助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康养服务综合体,为推进徐州“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支持;有效整合区域内养老资源,大幅度降低服务管理成本,优化提升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化水平;为公众开辟了解和选择养老机构的便捷途径,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紧密融合“平台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区域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引领淮海经济区健康养老职业教育发展。
文字:邬政 范海杰 蔡思祥 吴悠 李悦悦 郑玉倩 郑薇 胡明慧 宋新 蒋新会 樊海涛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