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单增海亮相首场“代表通道”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王正喜)3月5日早上8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如约开启。来自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数字化研发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副总裁单增海亮相“代表通道”,分享了提升中国制造业硬实力方面的故事。
“近年来我国打造了一批‘中国名片’,作为制造业一线的代表,您和同事在中国制造硬实力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面对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单增海首先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工时乘坐过的全地面起重机,如今通过技术升级,关键指标已达全球第一,整机国产化率也由原来的71%提升到100%,所有零部件均为中国制造,有力补上了‘中国制造没有芯’的短板。”
单增海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殷殷嘱托,始终心怀产业报国志向,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不断解决‘卡脖子’问题。”超级移动式起重机被认为是科技含量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技术“珠峰之巅”。单增海和团队的200多位专家、100多位高级技师,十年磨一剑,攻克了七大关键核心技术,完全形成了千吨级起重机自主研制的能力,实现了我国原创、世界领先的重大创新。
工程机械是造福人类的产业,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关键标志之一,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创新。这5年,徐工不断刷新全地面起重机最大起重吨位,从1200吨提升到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施工风电机组的安装高度,从最大100米突破到最大160米,功率从原来的2.5兆瓦突破到8.5兆瓦,全球唯一实现了陆上风机吊装工况的全面覆盖。5年来,“世界第一吊”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神州第一挖”700吨液压挖掘机、起重力矩可达1.5万吨米的全球最大塔机、中国最大35吨装载机等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相继问世,其近千项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零部件,同样出自徐工,来自“中国制造”!
单增海还跟大家分享了近期徐工的精彩时刻。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卡塔尔世界杯场馆、丹格特世界最大单体炼油厂等一系列全球“超级工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甚至电影《流浪地球2》中“宇宙级”的施工,国产工程机械也成了电影中的“特殊演员”。如今,徐工从默默无名到跻身全球前三,起重机械做到了全球第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近30年投身这个行当,我深刻地感受到科技创新就要摒弃幻想,靠自己!大国重器就要顶天立地,挺起‘硬脊梁’!作为制造业代表,我们就是要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美好蓝图一步一个脚印贯彻落实下去。我们就是要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接续奋斗。”在“代表通道”现场,单增海动情地娓娓道来。
单增海语气坚定地说:“今年也是我们徐工创建80周年,我们将传承好红色基因,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这个‘看家本领’,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持续为民族‘起重’,为大国‘举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攀登全球产业珠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