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伟:加速国产化替代,建设自主可控半导体产业链
|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傅志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傅志伟是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康公司专注于中高端光刻胶、光刻胶单体、光刻胶树脂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是我国目前唯一规模化生产中高端光刻胶单体材料的企业。同时,邳州正在加快打造以博康为龙头的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光刻材料生产基地。
2月23日,在邳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记者见到了傅志伟,说到自己全国人大代表的新身份,他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是一份荣誉,同样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傅志伟告诉说,半导体是国家战略产业,美国最近出台了芯片法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和全球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在这次大会上,我提出让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贯穿起来,倡导国家全力推进芯片等‘卡脖子’领域的国产自主替代工作,加大对半导体产业各领域的统筹协调和扶持力度,确保半导体产业的战略安全。”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傅志伟每天都闲不住,到上下游企业走访调研,和企业家座谈交流,听取半导体产业链上企业家的诉求和愿景。
“大家都是非常希望半导体产业能够大力整合产业链,让整个产业联动起来、协同起来共同发展,形成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良性的发展态势。”
邳州的半导体产业从2010年起步,经过十多年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发展成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四大链条。有3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企业创造了“9项国内唯一”。邳州的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产业已经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博康2010年在邳州成立,见证了邳州半导体产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汲取了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科技创新是半导体行业刻在骨子里的发展基因,要加大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傅志伟表示,目前在邳州乃至整个徐州的半导体企业都在各自的领域内不断创新发展,带动更多的先进技术的突破,形成自己独有的技术优势,在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
对于未来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路径,傅志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能够真正打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从而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突破国外封锁,解决‘卡脖子’相关技术,从而使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本报记者 王耀 摄
■记者手记
傅志伟是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表示,这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更加尽职尽责、建言献策。
邳州半导体企业大多集中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供应端,针对这一特点,这段时间,他不停地在半导体产业链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倾听企业的声音,有不了解的地方,他一定想方设法搞清楚,让他的建议更具有参考价值,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坚持。
傅志伟表示,两会以后,他将继续聚焦半导体行业,扎根邳州、面向全国,让企业真正发展成为解决“卡脖子”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本报记者 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