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开区主导产业链 党建联盟建设全覆盖
本报记者 季芳 通讯员 王小茹 张玉 刘广耀
熙春之际,惠风和畅。2月28日,美丽的金龙湖畔再迎盛事,徐州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成电路及ICT产业链党建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金龙湖论坛举行。这也意味着,继2021年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产业链党建联盟成立后,徐州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链党建联盟建设实现了全覆盖。
1+3
产业链党建联盟再发力
把堡垒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徐州经开区坚持党建链与产业链的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2021年,全市首个跨所有制党建联盟:经开区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产业党建联盟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品牌“金龙湖论坛”系列活动随后举行。全区各级党组织深入推进园区党建“六规范两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律动助企”“金融惠企”“聚才兴企”不断释放“红色动能”。徐工集团、卡特彼勒等40余家企业,5000余名党员以党旗为纽带,畅通资金、技术、人才等合作渠道,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推动产业链整体实力提升。2022年,徐州经开区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实现产值1145亿元;徐工蝉联世界工程机械前三。
“在总结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产业链党建联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成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成电路及ICT产业链党建联盟,是由点到面的探索与实践,也实现了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链党建联盟全覆盖。”徐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组织人事部部长王卫清表示,推动产业链式发展是强产业集群、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也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的重大课题,经开区正不断完善机制,持续推动产业链党建联盟形成更多“看得见”的生产力,真正把“点上盆景”转变为“全域风景”。
1+3+N
党建专班“清单式”强产业
党建链如何进一步与产业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徐州经开区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成电路及ICT产业链党委正式成立,也给出了“党建链”深入融合“产业链”的经开区路径:
在四大主导产业链上全力构建“一链一联盟、一联盟一专班、一链一党委”的产业链党建矩阵。组建 “1+3+N”工作专班,实行党建+招引、党建+项目、党建+服务三融合,“清单式”服务链上企业和链上党委。“1”即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3”即招商、发改、重大办统筹协调,“N”即所有涉企机关、社会组织、金融机构、产学研平台、行业协会、属地镇街等一体联动。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务工作者等,加强对党建联盟的指导,定期与联盟成员沟通会商,持续优化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产业链党委牵头落实“五进五融”,提升“两个覆盖”实效,做到100人以上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50人以上企业有党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和凝聚力。
根据清单,“1+3+N”专班将把党建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深入开展产业链党建“培优计划”“益企行”强企联合行动,“全生命周期”预审代办,产学研对接,贸易促进计划,“定制式”金融服务,社保“快速办”,校企共建, “首席税务联络员”制度,“法企同行”专项行动等16项服务。
四通八联
“链”上聚合携手赢未来
“我们将构建有求必应、精准有效的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四通八联’工作法,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推动职能部门、社会组织、金融机构、平台载体等协调联动,全力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在‘链’上聚合,开动红色引擎、激发红色动能。”徐州经开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链专班委员王芳表示,根据产业链发展实际,将定期征集、发布、认领“需求清单”“供给清单”,持续选派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党员骨干担任“红色特派员”,精准服务联盟企业发展。
党建聚合力,发展有动力。
据介绍,徐州经开区四大产业链党建联盟将充分发挥协同作战优势,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打造链主带动、全链贯通的产业生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支持联盟成员组建人才联合攻关体,推动人才、政策、资本、技术等要素聚集,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创新驱动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当天的活动上,经开区各街道聚焦属地产业链,还分别发布了具体党建服务计划。
如大庙街道将推出打造凤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组建“红色专班”等6项服务计划;大黄山街道将通过链上企业党员重点发展、项目建设汇办会等5项服务计划,做实党建、做强产业;东环街道将打造蓝海湾“党建+园区”产业链特色示范点、开展“链上人才服务月”等5项服务;金山桥街道制定了包括打造E20产业会客厅、组建驻企先锋服务队在内的5项服务计划,以及 “金企益家”提升行动等6项服务计划,持续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
活动还对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产业链“新星堡垒”基层党建示范点进行了授牌,表彰了一批“益企行”服务之星。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教授就提升产业链集群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