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婕:扭住发展要务 多谋利民实事
|
本报记者 李姗 宋新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全国人大代表,云龙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婕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认真履职尽责,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了更好地搜集社情民意,陈婕先后围绕“一老一小”、社区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开展了实地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并利用各种机会走到群众中间面对面听取意见。陈婕还特别就当前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就业问题、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开展了调研,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大气污染治理,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每个老百姓的现实关切,对这个问题,我特别关注。今年的全国两会,我准备的建议之一就是关于建立淮海经济区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议。”陈婕表示,前些年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关停了“四大行业”,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升改善,但提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空气质量容易出现波动,尤其这两年,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受外来污染物输入和内源污染物叠加影响,空气优良天数和颗粒物浓度改善幅度越来越小。
陈婕一直琢磨如何从根本上提升淮海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她希望通过建议,突破跨省、跨市、跨区的辖区限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淮海经济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度,从更高层面明确政策支持、制度保障、运行机制等具体措施,推深做实机制协定、污染协防、执法联动、交流协作等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实现更加精准的监测预警、统一的应急联动、闭环的交叉执法、科学的督导帮扶等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据介绍,陈婕还有一个关于培育深地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深地领域国家实验室的建议。
“2021年底,市政府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和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力量成立了云龙湖实验室,承担了深地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111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省重大科研设施预研等重大科研项目。”经过充分调研,陈婕了解到,云龙湖实验室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一流实验室的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优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建设缓慢、高质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等短板。“亟需在国家层面给予支持。”陈婕因此建议,部省联合成立深地领域国家实验室,提升我国在深地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建议支持云龙湖实验室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建议创建深地国际联合实验室,持续扩大国家深地科学与工程相关科学、产业的影响力。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不负重托,认真履职尽责,扭住发展要务,多谋利民实事。”陈婕表示,接下来将把云龙发展放在淮海经济区发展大局中审视考量,主动对标高能级中心城市主城区,在提升金融服务中心、商务会展中心功能上开新篇,在增强双向开放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功能上布新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贡献云龙力量。
本报记者 许晨 郑思宇 摄
■记者手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陈婕牢固树立人民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依靠人民的理念。为收集民情、反映民意、集聚民智,她深入群众,紧紧扎根基层,切实了解民情,积极调研当前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履行代表职能、谋划发展奠定基础。
陈婕积极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提出的关于建立淮海经济区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议以及关于培育深地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深地领域国家实验室的建议,关系长远发展的总体布局,接下来她将继续围绕发展大局贡献人大代表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