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做!290吨大蒜顺利出关
本报讯(记者 王春莹 通讯员 乐立强)近日,位于邳州的江苏鑫瑞源食品有限公司大蒜加工车间里一片繁忙,工人正在对一头头保鲜大蒜进行挑拣和包装。这批290吨大蒜经徐州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即将发往海外。
大蒜是生鲜类农产品,通关时效只有14天,必须抢时间。徐州海关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各项措施,针对保鲜大蒜等鲜活易腐农产品,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增设查检“绿色通道”,做到优先查检,进一步缩短了产品的通关时长。
“通过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我们的产品得以快速通关,为我们抢占国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徐州鑫瑞源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秋莉说,“2022年我们出口保鲜大蒜3.63万吨,同比增长了45.5%。”
徐州海关数据显示,近三年徐州大蒜年出口量在2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出口量的10%。据统计,邳州从事大蒜商贸和加工的企业近300家,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脱水蒜粉、黑蒜、盐渍蒜等大蒜深加工产品的企业。该公司在徐州海关的技术指导下,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增长。产业发展带动了附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收,该企业仅季节性用工就带动就业500余人,农民除了种蒜收入,每年还有4万—5万元的工资收入。
“在海关的指导和帮扶下,我们不断优化复水蒜粒杀菌、黑蒜粉发酵等加工工艺,做好产品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项目的自检自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受到国外客户的青睐,去年加工蒜制品出口达563万美元,同比增长60.86%。”江苏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成双说。
今年以来,徐州海关深化“企业问题清零机制”,从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向出口农产品企业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研究确定重点民生问题清单,将惠企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2022年,我们监管出口大蒜及其加工产品达13亿元,辐射带动农户10万户以上。下一步,我们将把‘服务企业’向‘服务产业’延伸,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徐州海关副关长伊仰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