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专家”李加祥巧配“营养餐” 一亩羊肚菌少“吃”小麦350公斤
“小区平均面积 1.87 平方米,平均朵数 268.8 朵,单朵均重0.027斤,理论产量 2543.4斤/亩,折合实产2034.8斤/亩。”2月23日,在沛县鹿楼镇村民李加祥的种植基地,专家组现场报出羊肚菌测产结果后,李加祥开心地笑了。
据他介绍,2022年,他的羊肚菌亩产就超1000公斤,这是自信的底气,今天首次被省里专家认定,这是开心的理由。
据主持测产的省农科院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伟明介绍,羊肚菌是一种珍稀菌种,营养价值高,市场行情好,但种植技术要求高,产量不稳定,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收成让人欣喜。
“以前,羊肚菌‘吃’500公斤小麦,亩产才达到250公斤。现在仅‘吃’150公斤小麦,亩产就达1000公斤。”沛县鹿楼镇常务副镇长梁振认为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是妥妥的“藏粮于技”!
“羊肚菌的优点是太‘好’吃,缺点是太‘好’吃,还特别喜欢‘吃’小麦。”李加祥是远近闻名的食用菌育种“土专家”,他用三声的“好”和四声的“好”,形象地说出了羊肚菌的“个性”。
是什么让这里的羊肚菌摘掉“吃麦大王”的帽子、戴上“增产大王”的帽子?测产现场的一个个塑料包里藏着秘密。
“这是营养包,内有李加祥的独门秘方——‘羊肚菌经济营养餐’!”据李加祥的“高参”、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专职特派员赵伟介绍,以前,羊肚菌营养包以小麦为主。2020年,李加祥发现杏鲍菇菌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这正是羊肚菌的“最爱”,于是通过加工杏鲍菇菌渣实现了“变废为宝”,小麦用量减少了70%,羊肚菌的亩产却从25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
“采用了李加祥的全套技术,每亩投入的菌种及营养包成本降低了2000元!”羊肚菌种植户赵加伟开心地说。
据2021年第六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2021年,全国羊肚菌种植总面积约15万亩。如果采用传统技术,全国种植羊肚菌需消耗小麦7500万公斤。如果全部采用李加祥的技术,只需消耗2250万公斤小麦,不仅能省下5250万公斤小麦,产量还能至少翻三番。
“中央要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要树立‘大食物观。李加祥通过技术创新,减少了羊肚菌‘与人争粮’的矛盾,创造性地实现了‘藏粮于技’’!”鹿楼镇党委书记韩方兴说,下一步将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减少耗粮、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文字:李梦虎 李晓航
图片:白雪
编辑: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