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全力以赴补短板 精准把脉解难题

2023-02-1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02-1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蔡洁

号角催征启新程,踔厉奋发再出征。1月30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市水务局聚焦积水点治理这项民生“一号工程”,以“处处淹不得”的责任感和“一刻等不起”的紧迫感,按下“快进键”、找准“方向键”、干出“精气神”,全力打好积水点治理攻坚战。

按下“快进键” 全力补齐民生短板

2月14日,记者来到二环西路(湖北路—八一大沟)排水工程建设现场,工人正在进行箱涵洞身脚手架施工。这里将新建排水箱涵,直接将湖北路和二环西路排水沟向南打通至八一大沟,以便雨水尽快入河,缓解工农路、煤建路等排水通道的泄水压力。

施工负责人李响介绍,该工程于去年12月中旬开工,目前施工进度已达36%,预计今年汛期前完工。

与此同时,夹河街强排泵站主体工程的支护桩已完成,配套管网工作井正在施工;郭庄路东段排水工程进度已经过半……目前,在徐州市区,51项积水点治理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加快补齐“藏在地下”的民生短板。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去年9月14日,徐州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徐州市区积水点治理实施方案》,在59个积水点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上,又将175个积水点列入治理工程,总投资约22.2亿元,到2024年年底将基本完成市区积水点治理。

截至去年年底,2022年度计划完成33项,实际完成48项,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新年伊始,市水务部门继续跑出“加速度”,175项积水点治理工程已共计完成57项,今年汛期前将完成123项。

找准“方向键” 靶向治疗积水顽疾

“去年夏天雨最大的时候,积水没过了我的膝盖,生意受到不小影响。”市民曹云在中山北路上的一家商铺工作。

由于地势低洼、排水管径不足等多种原因,市中心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金地商都、夹河街一带“逢雨必淹”。按照“一点一策”,市水务局制定“上游积水排进故黄河,下游积水排入奎河”的中心商圈片区治理方案。去年11月起,夹河街强排泵站工程、彭城路排水工程、青年路排水工程相继启动。

在彭城路排水工程施工现场,两台挖掘机正在开挖土方。该工程主要包括雨水工程和污水工程。在雨水工程方面,新建2.5米×2米的雨水箱涵284米,连通淮海路以北雨水箱涵,接入青年路雨水箱涵,并顺着解放路雨水箱涵接入奎河;在污水工程方面,新建直径800毫米的污水管道306米,接入青年路污水主管道,进入奎河污水厂。

“天成地下通道北侧箱涵已经完成,大同街至青年路段箱涵基坑正在紧张施工中。”施工负责人程思胜告诉记者,工程目前已完成10%,投入使用后将改变以往管径小、排水量不足的情况,有效缓解中心商圈积水及雨污混流问题。

梨园路片区长期积水原因同样十分复杂,目前该点位正在新建强排泵站,同时对管网进行清淤,实施连接管网改造,多措并举解决积水难题。

建设强排泵站、预制雨水箱涵、进行管道清淤……市区多个积水点正积极落实“一点一策”,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不断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体系。

干出“精气神” 努力增强群众安全感

作为中心商圈片区积水点治理工程之一,青年路排水工程目前分3个点位同时作业。青年路北侧,工人们正进行自来水管道迁改;青年路南侧,燃气管道迁改工作正在进行中;青年路西段,污水管道工程正在施工中。

根据计划,该工程将于今年2月底进入主体施工状态。“新建2.5米×2米的箱涵350米,上游与彭城路相接,下游和解放南路箱涵连通,让雨水顺利汇入奎河。箱涵北侧新建直径为800毫米的污水管350米,与解放南路的污水管合流进入奎河污水主管道,再进入污水处理厂,切实做到雨污分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项目经理陈思强介绍。

由于青年路较窄,3个点位实行分段施工,尽量减轻对交通的影响。为了保障青年路小学师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建设方选择在放学后进行打桩等噪声较大的施工项目。

“施工方之前专门上门解释过,我们都能理解。眼下虽然对出行有点影响,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以后能缓解积水。”市民郭彦群认为。

如今,积水点治理已成为最受老百姓关注的民生实事之一。经过全面排查,市水务局系统谋划,靶向治涝,形成点位清单,确保在今年汛前全部完成,加快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市区积水点治理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暴雨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我们将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市区积水点治理攻坚战,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