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敢”开新局 全力打造教育强区
少华街第二小学红领巾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本报记者 张煜 摄
本报记者 颜子舒
卯兔迎春,万象更新。
2月2日,泉山区委书记李勇在新年泉山第一个全区性大会——“弘扬‘四敢’精神 勇当发展先锋”动员大会上号召,要加快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泉山率先成势、蔚然成风。
2月14日上午,一年一度的泉山区春季教育工作会议在民安路小学报告厅举行,号召泉山教育人以“四敢”精神开新局,鼓足干劲筑牢教育高地,持续擦亮“优教泉山”教育品牌。
践行“四敢”
泉山教育有底气
泉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乔文雯说,此次春季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旨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增强斗志,是全区教育系统吹响“四敢”集结号和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为确保完成2023年上半年各项教育工作和推进泉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对于泉山教育来说,“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特殊的基因。近年来,泉山区教育局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为目标,创新推出队伍强教、品牌兴教、改革促教三大发展思路,在探索探路中寻求突围突破,在先行先试中树立标准标杆,在比学赶超中实现争先进位,积淀孕育出“优教泉山”这一特色教育品牌。
回顾过去一年,敢拼敢闯、敢为善为,一直是泉山教育人的鲜明特质。
智能研修成果丰富,全国领跑——去年11月,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2022年度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泉山区教育局18个案例入选,获奖占比全国第一。连续承办智能研修全国现场会,也奠定了泉山区智能研修全国领先的位置。12月,泉山以绝对优势荣获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领航试点工作区,全国共3家获此殊荣,该区名列榜首。此外,矿山路小学、淮西小学两所学校获智能研修平台创新应用教研团队称号;三十四中附小张鑫、矿山路小学杜冉、奎园小学卢婧3位教师获智能研修平台卓越教师称号;教师发展中心汪倩倩老师获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卓越教研员称号。
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全省领跑——泉山教研部门依托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素养型课堂。区校协同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批优质的课堂教学范例,形成了素养导向的泉山课改新表达。去年8月,少华、星光、求是三校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其中少华街小学成果被推荐参评国家教学成果奖。10月,少华街小学、求是小学和泉山区3家单位区域整体推进育人模式转型的经验入选2022年“江苏省基础教育示范性育人模式研创工程启动会”会议文集,得到省内专家和兄弟单位的高度认可。11月,泉山区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指向素养提升的区域教学变革》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省内涵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大幅提升了优教泉山的品牌影响力。
科研氛围空前高涨,全市领跑——泉山区教育局依托课题和项目研究,帮助教师在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成长。鼓励教师以专业表达的方式开展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不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三十四中附小、菁华幼儿园以及矿山路小学校长张敏等7家集体和个人,荣获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2022年度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名单中,星光、少华、求是、碧水湾、新教育学校和机关幼儿园等7家单位申报的课题获得立项,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立项数量在全市各县(市、区)领先。教师发展中心、科技实小、求是小学、菁英路小学4家单位成功立项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教馆)“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实践研究子项目。10月份,成功申报由华南师范大学胡晓勇教授团队领衔研究的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项目子课题,在智慧教育的研究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一项项荣誉的取得,一个个数据的领跑,是泉山教育系统用好“敢”字诀,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践行“四敢”精神,泉山教育人底气十足。
践行“四敢”
泉山教育有蓝图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创造未来。回望过去,泉山教育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令人振奋的时代答卷。规划未来,泉山教育正以“四敢”绘制拼搏蓝图,谱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3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山新实践的关键一年,也是泉山建区30周年。全区教育系统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和全局性,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目标,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以教育的优先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以教育的卓越引领泉山发展的跨越。”当天的会议上,泉山区副区长张浩如是说。
以敢为凝聚更强“向心力”——
聚焦党的建设筑根基。泉山区教育局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党对教育的领导权、话语权,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扛牢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程、进师生头脑,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以敢闯跑出更快“加速度”——
聚焦立德树人提质量。要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增加学校内涵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以严格管理为基础,积极探索符合泉山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模式、育人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位校长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完善办学思路、强化内部管理,以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团结带领教职员工提升学校教育综合水平,努力让泉山区成为“出名校、出名师、出人才”的教育高地。
以敢干画好更大“同心圆”——
聚焦教育改革促发展。学前教育瞄准普及普惠,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推动省、市优质园创建,通过挖潜、接转、创新、预登记等方式,将公办园覆盖率提升到65%。义务教育瞄准优质均衡,巩固“双减”成效,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能力提升工程。以创建“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为核心任务,确保通过各项验收。围绕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运行机制这一目标,在教学管理、办学思路、教师激励以及用人制度上创新举措、务求实效,让老师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奉献三尺讲台、致力教书育人上,真正激活“一池春水”,焕发“红烛精神”。
以敢首创形成更亮“引航灯”——
聚焦队伍建设强素质。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以“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培养、选拔、引进一批名校长,让更多名校长造就更多名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践行“四敢”
泉山教育有信心
校长、老师是学生的出卷人,也是时代的答卷人。要想真正让“四敢”精神在泉山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只有他们迎难而上、敢为善为,发展举措才能执行到位、落实落地。
徐州市求是小学坐落于风光旖旎的云龙湖畔,始建于1956年,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经历半个多世纪深厚积淀和几代教育人呕心沥血,这所曾经的煤矿职工子弟学校逐步成长为徐州市区拥有本部、明珠路、永安、风化、段庄、经开区六大校区的公办教育集团。
求是教育集团以“创教育”为理念,在集团化办学中,高位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及课程建设。作为总部学校,在师资队伍培养与交流、教育管理机制的落实、课程建设的创新等方面,共享优质均衡经验,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做好标准异质共生的顶层设计,通过项目引领、学习空间再造、课程设计、全域学习共同体组建等方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起到集团示范引领作用。
“2023年,求是教育集团将用好‘敢’字诀,坚持主动建设、积极迭代的求是精神,敢于勤于自我诊断、破局而立,向新而生,找寻原生动力并整体建构,依托前瞻项目‘儿童梦工厂’,秉承创造教育特色,成就有幸福感的教师,将师生的精神成长作为教育主旋律。”求是教育集团总校长崔明琳说。
近年来,徐州市花语路幼儿园以“让每朵花儿精彩绽放”为办园理念,在开展生成课程的基础上,基于幼儿兴趣,尝试用项目课程引领幼儿独立思考,结合资源、挖掘教育契机,生成《揭秘太空》《玩转迷宫》等项目课程。在去年成功创建省优质园后,继续稳步推进课程游戏化步伐, 重点打造班级区域环境,提供多种自然、低结构等游戏材料,幼儿在沉浸式游戏中获得经验和成长。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决落实本次会议部署,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师资团队的打造,以日常活动为载体,以教研活动为实施途径,以课程为抓手,帮助青年教室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形成一支积极进取、富有活力、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花语路幼儿园园长张清华说。
柳新实验小学体育教师姜秀是省特级教师,常年坚持在教学一线。“护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幸福奠定基础”一直是她追求的教学理念。从2001年开始,姜秀带领师生创编呼啦圈特色操,推动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实现从“一校一品”到“一校多品”。成功带动铜山区、港务区中小学校园体能操进校园项目。参与承办国家、省、市、区级大型现场会百余场,运动特色小队参与国家、省、市、区级表演活动100余次。在她的带动下,柳新镇9所小学均已形成一校一精品的校园特色。2021年全镇学生肥胖率1.87%,近视率13.19%,学生因病缺课率0.17%,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接下来,我将践行‘四敢’精神,主动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全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共同提升,同时深入挖掘每位体育老师的特长,制订泉山各校‘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大课间体育特色方案,争取3年出成品、5年出精品,6年内做到全区大课间体育特色全员参与、全面开花,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姜秀说。
春来潮涌东风劲,“优教泉山”向未来。站在新起点,泉山区教育局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围绕泉山加快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山新实践宏伟蓝图,践行“四敢”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争创“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让“优教泉山”教育品牌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