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贾汪 > 正文

锚定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再出发

2023-01-1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01-1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金彭集团总装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本报记者 刘冰 摄

本报记者 张雷

日前,在省工信厅组织开展的2022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工作中,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彭集团)顺利通过2022年省级“专精特新”首批企业认定。

1月12日,记者走进金彭徐州生产基地5G智能工厂。在结构车间,自动化下料、激光下料,从一个标准的钢管变成完整的结构只需要4分钟,在弯管区,只要将数据导入电脑,即可自动生成弯管,一人多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焊接车间全部由机器人进行自动化操作,焊接后通过空中物流进入涂装车间后再到总装车间,从工件到雏形4分钟就完成一台。

“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个生产工艺已全部实现自动化。”金彭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4年创立至今,金彭集团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逐渐成长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低速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物流快递车等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金彭电动三轮车销量已经连续15年行业第一,是国内唯一一家年销量超100万辆、篷车累计销量超300万辆的电动三轮车生产企业。

金彭集团的发展壮大,正是企业锚定“专精特新”的最好体现。据介绍,“专精特新”是指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近年来,金彭集团始终坚守“用科技创造美好出行 以创新驱动企业成长”企业使命,从国内首家获得工信部“电动三轮摩托车生产准入”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到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拥有新能源乘用车和商务车生产资质的企业,金彭集团拥有完善的新能源车辆研发、生产、检测及质量保证体系,获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徐州市市长质量奖、江苏省质量标杆企业等,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1500万辆,市场占有率连年第一。

“金彭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发展,从创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专精特新’产品和零部件研发创新工作,在创新投入上更是逐年加大,拥有500余人的研发团队,每年的研发投入高于营业收入的3%以上。”金彭集团科技专利部副总监钱春虎说。金彭集团先后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8项,累计授权各类专利近500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自主掌握了电机、电控、底盘、减震、后桥、集成控制等零部件及整车核心技术,且金彭集团多项技术在省部级的技术鉴定中,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拥有江苏省(金彭)四轮电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认定工业设计中心、江苏省轻型电动车辆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CNAS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先后承担省市级政府项目十余项,获20项省、市科学技术奖及专利奖。

与此同时,金彭集团注重人才引进和创新合作,为高层次人才梯队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注重产学研合作,广泛交流,共享外部知识,提升技术实力。”钱春虎说,从知识产权“驱动”,到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人才评价体系、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金彭集团始终聚焦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产品及零部件开发。同时,积极聚焦行业共性及“卡脖子”问题的技术研发,彰显行业领导者的责任与担当,收获了社会广泛认可。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跑者”“领头雁”。“未来,金彭集团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深耕电动车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全产业链布局,并且在立足中国市场的同时征战国际市场。”金彭集团副董事长刘志培表示,集团将以省级“专精特新”首批企业认定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政策,继续深耕新能源交通出行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围绕产业链聚焦打造细分领域核心技术,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不断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水平,围绕百姓需求,造百姓能买得起的出行工具,为百姓美好出行矢志贡献金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