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徐州城市副中心 ——专访贾汪区委书记薛永
本报记者 蒋新会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动员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敢为善为、务实落实,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12月16日,贾汪区委书记薛永接受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与徐州广电传媒集团记者联合专访,谈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中贡献贾汪力量。
记者: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支持贾汪强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作为徐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贾汪区如何在建设创新引领、产业高端的现代化强市上挑重担、扛重责?
薛永: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支持贾汪强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既是贾汪的产业特色,也是产业发展优势。我们将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市产业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持续深化工业经济三年提升行动,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丰富产业层次,构建产业梯度清晰、竞争优势突出的“3+3”现代产业体系。一是重点重抓工业经济,力争到2023年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新材料和绿色建材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绿色低碳能源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二是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做大冷链物流、进出口物流、跨境电商等业态,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附加值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盘活利用现有景区资源,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力争全年吸引来贾游客突破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4亿元。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企业增资扩产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入企(项目)走访制度,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重大产业项目观摩调度,当好为企服务的“金牌店小二”。
记者: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全力以赴打造高能级城市,加快建设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强市。贾汪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目标?
薛永:我们坚持把乡村全面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找准全域旅游与富民增收结合点,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图景。一是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扎实开展精品农文旅项目提升行动;锚定“300万徐州市区人后花园、微度假目的地”发展定位,扎实开展特色景点创品牌行动。二是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三是坚定不移走旅游富民兴村之路,深度开发富有贾汪特色的旅游新产品,全面开展村集体增收重点帮扶行动,有针对性开展村企共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记者: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鼓励贾汪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副中心。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围绕高颜值生态和美丽宜居城市,贾汪将进行哪些方面的提升?
薛永:我们将深入践行“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环境更美生态更优行动,推动产城融合、景城一体发展,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是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构建协同治理格局,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以更多“含绿量”来提高“含金量”。三是做好做优旅游文章,不断放大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效应,树牢“为景区服务”的理念,开展旅游景区焕新行动。不断强化“替游客操心”服务意识,开展多项主题节会聚人气行动,以活动增名气、用名气聚人气,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徐州城市副中心。
记者: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把全域推广“马庄经验”作为全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贾汪将怎样进一步推广“马庄经验”,做好普惠共享文章,增进民生福祉?
薛永: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新部署新要求,持续深化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行动。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全域全覆盖推广“马庄经验”,总结推广马庄六个“三十年”实践经验,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十个一”举措,广泛选树宣传“贾汪正能量 身边好榜样”,推动“整洁有序习惯好 文明程度大提高”微习惯养成,促进群众精神风貌全面提升。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更加科学合理、贴近群众需求,让群众愿意来、群众来了有收获、让群众来了还想来。三是丰富文化生活,持续开展贾汪草根秀——“百姓大舞台 有才你就来”群众文化活动,实现群众活动群众演,不断提升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记者:请描述一下中国式现代化贾汪区新实践的可观可感的美好愿景。
薛永: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发展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贾汪;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构建“3+3”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实施旅游旺区战略,将生态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互促发展;坚定不移实施文明兴区战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人的精神风貌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不断夯实,以更强的责任担当为徐州建设体现“强富美高”实践要求的现代化强市作出贾汪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