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种菜
本报记者 龚严巍
初冬时节,湖西平原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五彩的树林伴着金黄色的田地洋溢着丰收的气氛。11月19日,在丰县孙楼街道徐州福满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却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西红柿开花结果、大白菜翠绿欲滴、韭菜长势喜人……
“种好新鲜菜,打开畅销路,走上‘产业兴、增收稳’的康庄大道。”徐州福满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90后新农人”张贺正在蔬菜大棚内忙碌着,“你看这一个,要从番茄花的底部往上授粉,还有上面这样的小叶一定要摘去,只留几片就可以……”他一边熟练地给番茄花授粉,一边给农户讲解种植要领。
张贺的大棚蔬菜种植是从2014年开始的,经过几年发展,2019年时成立了徐州福满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已建设蔬菜种植大棚72座,种植番茄、辣椒、大白菜、土豆、西葫芦、生菜、韭菜等蔬菜,年毛利润在400万元左右,“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种植模式还带动了附近1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
每天清晨6点钟,“福满家”的员工们就会准时将分拣包装好的各种蔬菜,送往丰县各个超市。“我们是一站式配送,蔬菜从地里采摘后直供超市,有效保证蔬菜的新鲜。”张贺说,“福满家”如今不仅给丰县大润发、欢乐买、华联等30多家超市供货,同时还给丰县各饭店、学校、工厂配送。
“这里都是超市、学校、工厂预订的蔬菜。”张贺指着一片绿油油的菜地说,“这边的蔬菜是供应超市的,春节期间成熟采摘;那边的最近就能收获,主要供应工厂、学校,剩下的一部分准备销售到徐州、南京等地。”
为了让客户吃得放心,公司的蔬菜目前已加入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张贺说:“蔬菜溯源,可以追溯到田间地头,从蔬菜播种到成熟,生长过程的管理、用药及检测记录等都有回溯,消费者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水肥一体化技术让福满家公司蔬菜生产更加方便、快捷、科学、有效,自动喷灌系统浇水、施肥两不误,节省人力、浇灌均匀。
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装备的更新升级,也得益于各级政府对设施农业发展的支持,张贺说:“几乎每个月都有县、镇组织的技术学习,而且每年都组织到外地设施农业先进地区学习,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更能准确把握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党的二十大对乡村振兴擘画的新蓝图,让张贺对于未来有了更多期盼,“作为一名‘新农人’,我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公司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把先进的生产理念、农业技术、营销模式与传统农业融合,用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的深度发展新时代农业,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丰县有一批像张贺这样的‘新农人’,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有情怀,他们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丰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丰县的这些“新农人”正在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浇灌希望的田野,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