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习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
本报记者 蒋新会 通讯员 张艺馨
到汴塘镇开展扶贫日活动暨走访低收入群体包挂帮扶户,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总结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落实落细防疫措施;赴潘安湖街道开展调研,现场调研文化名园小区停车位改造、大洞山北麓规划建设和绕越高速等项目推进情况;召开全区重大项目观摩暨经济运行分析会,观摩重大产业项目、农房改善和特色田园乡村,分析全区经济运行形势;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连日来,贾汪区上下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将学习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10月28日,贾汪区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会上,贾汪区委书记薛永传达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他说,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会议要求,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全区上下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好学习宣传贯彻各项工作,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各项工作部署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
思想旗帜引领航向,进军号角振奋人心。
会议要求,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强化学深悟透。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贯通融合系统学、知行合一常态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用结合、久久为功,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合于岗位、体现在行动、具体到实践,真正转化为紧张快干的强大动力、融合整合的有效办法、高效统筹的务实举措。
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自信,强化宣传宣讲。要把握宣传重点,灵活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结合推动当前中心工作,示范带动全区各地各部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
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强化以学促行。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看行动、关键看成效,要在改善生态环境上厚植新优势,在加快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全域旅游上实现新提升,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作为。
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严实作风,强化自身建设。持续发扬斗争精神,真正用好党“自我革命”这一重要法宝。
会议强调,贾汪区将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真正用工作实绩检验学习宣传贯彻实效,奋力交出新征程上“贾汪真旺”新答卷。
近日,贾汪区各地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群众,立足岗位学、结合实际学、创新形式学,畅谈感悟、交流心得,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为建设“强富美高”新贾汪凝聚起磅礴力量。
10月26日,位于徐州工业园区的徐州达一重锻科技有限公司各车间各岗位生产如火如荼,赶订单、抓生产,大干第四季度,努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当天下午,该公司党支部召开支委会,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作了全面安排。公司党支部马金娥表示,要精心组织,深入学习,在公司全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活动,深入领会内涵实质,使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上旗帜鲜明,行动上紧密跟随,成效上显著提升;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支部三会一课、党课学习、党日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学习宣传活动多样化,如办好宣传栏、利用公司早会、公司干部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广大员工了解二十大精神实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重点做好销售业务攻关,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创新,加强生产管理,努力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用实际行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
秋收后的田野一望无际,远处道路两旁树林层林尽染,五色斑斓,令人心旷神怡。在位于贾汪区青山泉镇的鼎丰家庭农场里,农场负责人孟庆刚正指挥工人用卷盘式喷灌机给小麦浇蒙头水。这两天,农场1600余亩小麦就将全部播种完毕。他告诉记者,今年鼎丰家庭农场秋粮收储已全部结束,产量稳中有升,特别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试验,除了玉米之外,每亩增收大豆130斤,每斤2.8元,亩收益364元,还有种粮补贴,收益要比纯作玉米高了不少。
孟庆刚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内容印象深刻,其中“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更是让他振奋不已。作为一名回乡种粮的新农人,他认为高标准农田的普及建设,可以提高农田的抗天气风险能力,旱能浇涝能排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今年农场会进行1000亩地的小麦高产实验,相信在政策和科技的支持下,一定能够获得丰产丰收。”孟庆刚信心十足地说。
贾汪区文化馆馆长闫红艳说:“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组织和号召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引导、培育和创作出更多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促进文艺繁荣和高质量发展尽职尽责,为繁荣党的文艺工作而奋斗。”
闫红艳说,接下来,区文化馆将以快板、大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把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宣传到乡村、社区、学校、机关等地,让党的声音走入泉城大地千家万户。
小品《有钱没钱都是妈》传递了孝为先、和为贵的理念、三句半《夸夸咱们的新农村》反映了乡村振兴中岐山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水鼓舞《庆丰收》反映了农民群众对丰收的喜悦……在全国文明村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火葫芦”文艺宣传队队长张春丽正组织人员进行节目排练,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给村民奉献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
“参加演出的都是岐山村的普通百姓,演的都是百姓最爱看最接地气的节目,演出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体现了全村人民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张春丽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让她感到无比振奋。特别是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更让她深感重任在肩、充满斗志。张春丽是一名党员,又是“十必联”志愿者,她将认真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围绕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创作一些文艺节目,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
“打竹板,响连天,二十大精神我宣传……”党的二十大甫一闭幕,一场由马庄农民乐团排演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宣传》音乐快板便响彻贾汪,唱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下一步,乐团将以‘乡音’传‘党音’,通过‘讲+演+问’的形式,结合其他文艺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出去,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乐团副团长王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