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紫庄镇 协商在一线 现场解难题
本报记者 杨波 通讯员 马真
如何让基层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充分发挥作用,进而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今年以来,贾汪区紫庄镇在村、社区协商议事室全覆盖的基础上,将涉及公共决策、公众利益、公益事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协商议事范围。“我们同时创新协商议事模式,将协商议事会从会议室搬到了生产车间、建设现场等工作一线,深度参与公共事务决策、运作全过程。”10月19日,紫庄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庞玉栋表示。
既要严守安全红线,压实安全责任,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让企业无法经营,紫庄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作用。9月份以来,紫庄镇政协工委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镇村协商议事小组成员,到企业开展安全巡查检查,截至目前共巡查12次,共查出安全隐患6条,已全部整改到位。据了解,在巡查现场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成为狠抓安全生产的“好帮手”。对此,参与巡查的彭庄村党总支书记窦杰龙深有感触:“我们的巡查是‘建设性检查’,每次查到问题都要帮助企业查找原因,制订整改措施,让经营者举一反三,更好地运营企业。”就这样,12次巡查变成了12场微型的现场协商议事会。
通过现场查找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现场开展民主监督,有力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庞玉栋表示,这种“在现场、马上办”的协商议事会,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有力促进了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在施工现场进行协商议事,可以在一线解决矛盾心结,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一座连心桥。位于紫庄镇岐山村的双泰盛金属制品项目是贾汪区“一号”工程。在地面附着物平整过程中,有个别村民存在抵触情绪。今年3月,紫庄镇政协工委和岐山村将此事列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重点议题,组织镇村两级协商议事小组成员,多次召集相关村民在项目区召开协商议事会,村民在亲眼看到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后,心结也在耐心细致的“商量”中渐渐解开。紫庄镇用一个月就把地面附着物平整完毕,保证了工程顺利开工。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为基层治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有效地深入到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并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今年9月,为方便群众休闲锻炼,紫庄镇紫庄村在9组新建小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施工中大到公共空间清理、道路硬化,小到小景观建设等,都要组织村民现场商量,商量中大家畅所欲言,最终选定大部分村民都满意的施工方案。该村党总支书记鹿丙伟说:“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更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民生实事办起来也更快、更顺手。”